第367章調停諸國
“叮鈴叮鈴”
“嗚嗚嗚”
海港,作為后世世界貿易的重要門戶之一,這個時代的它并不能產生多大的價值,因為擁有海港對于一些沒有支柱性產業的國家來說只會導致國家對外來商品過于依賴。
不過,如果是類似大明這樣的宗主國,那依賴起來似乎也沒有太大的負擔,起碼在東亞和東南亞是這樣的。
當清晨的鐘聲和號角聲響起的時候,大古剌那嶄新的碼頭已經開始熱鬧了起來。
海港的碼頭上,幾艘大船緩緩進入港口,纜繩揚起,水花四濺,海水泛著耀眼的光芒。
一網一網的魚被拉拽上岸,每艘船所帶來的魚獲都有上萬斤。
這些魚被穿著當地服飾的百姓處理,然后用昂貴的鹽炮制為咸魚,最后掛起來晾曬。
在碼頭的一側,由于政策的放開,以往只能穿粗布麻衣的商人也換上了絹衣。
一個月前,他們跟隨下西洋的艦隊進入了東小西洋,并在訪問了亞齊國后北上,來到了大明的大古剌宣慰司,在這里開始貿易一些價值不算高的貨物。
由于王族能力不足,因此國家宮廷政變頻繁,國內外戰事不斷。
“不了,你這地方貧瘠,養不了那么多大軍。”鄭和搖搖頭回絕,卻又怕打擊道羅娑陀利,故此安慰道
“朝廷要駐扎五千六百人,這五千六百人的兵馬關鍵時刻能保護勃固,也能維持航道通暢,你只需要老老實實負責陸地的治理就行,海上交給朝廷。”
“是”羅娑陀利頻頻點頭,鄭和見狀也在簡單寒暄幾句后回到了西海衛的衛城之中。
對于羅娑陀利來說,這兩千貫的稅收足夠養兵四百。
“只要大古剌還存在一天,那大古剌就始終是朝廷的臣子。”
這位口中不斷贊揚大明朝的,便是大古剌宣慰使司的宣慰使羅娑陀利。
“我說過,朝廷帶給你們的,只會是文明與知識、繁榮,你覺得呢”
在他們的來來往往中,大古剌碼頭變得更加熱鬧,而這一幕都被不遠處一座哨塔上的眾人看在了眼里。
事實證明,羅娑陀利的選擇沒有錯。
正因如此,羅娑陀利才會接受大明冊封,寧愿從國王降為大明大古剌宣慰使司的世襲宣慰使,也要加入大明的體系之中。
西海衛的衛城用混凝土與石砌而成,畢竟石灰石和鐵礦粉這玩意許多地方都有,想要制作現成的水泥不算特別困難。
鄭和一邊走下哨塔,一邊與羅娑陀利交代著一切,同時還開口道“朝廷已經在北邊的蠻莫修建了船塢,相信用不了多久,這大金沙江伊洛瓦底江就能直接溝通云南都司。”
羅娑陀利心里也十分擔心日后官軍會俘虜自己去南京,不過一想到自己所面對的局勢,他想了想還是寧愿相信大明,也不相信北邊的緬族和東南邊的泰族。
經濟上,鄭和率領部分軍隊與當地民夫修建大古剌港,并設置大明海軍都督府治下西海衛城。
這還僅僅只是經濟方面,最讓羅娑陀利高興的,還是明軍到來后的軍事穩定方面。
“朝廷的西海衛在此設立后,你可以讓治下百姓種植朝廷的稻種,每年販賣給西海衛的官兵們獲利。”
在國家開創的早期,孟族還能向外征討,但隨著移民不斷涌入國內,加上統治者本身能力不足,因此勃固國內政局不穩,土匪猖獗,甚至有王子被撣族移民刺殺的事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