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鄭和帶著部分軍隊為大古剌建設港口時,陳瑄已經帶領大隊兵馬出沒在大古剌境內,將山匪、蠻寇消滅的同時,也向各國傳遞著消息,那就是大古剌宣慰司是大明三宣六慰體系下的重要成員。
正因如此有著諸多利益,因此鄭和才會如此扶持大古剌,而羅娑陀利也才會如此熱切的歡迎朝廷艦隊的到來。
“你有什么事情可以聯系西海衛,如果西海衛做不了主就聯系云南都司,畢竟三宣六慰歸云南都司管轄。”
擁有數十萬人口的勃固,卻連披甲的兩千士兵都拿不出來,這讓勃固難以應對南北問題。
在西海衛的護衛下,大古剌港的安全得到了保障,而羅娑陀利則是可以憑借船舶費來充實大古剌宣慰使司經濟。
當然,這是理想中狀態,但即便無法達到,大古剌每年也能收取不少于兩千貫的船舶稅。
西海衛城的城墻高一丈三尺,寬八尺,周長二里,目前還有三分之二在建。
大古剌的特產有象牙、香料、木料等東西,自然是不缺商人前來,所以兩者相加之下,下西洋艦隊的到來,給大古剌帶來的經濟利益足有數千貫。
在一個月前,當明軍抵達大古剌港口后,鄭和立馬召見了羅娑陀利,并在了解大古剌情況后與陳瑄商議如何幫助羅娑陀利穩定大古剌政局。
有大古剌這個馬仔在,緬甸及麓川、八百大甸等地一旦冒出野心家,就需要面對來自明軍的南北夾擊,這讓本就沒有太多戰略縱深的三宣六慰諸多土司不得不老實下來。
西海衛外立城墻,內設倉庫、民居、校場,貯藏錢糧,集中貨物,以備整理轉運。
大古剌港經過鄭和他們這一個月的修建,一共有大小船舶位一百余處,每處船舶位按照天數收費,租借停靠一天的費用是二百文。
“我很早便仰慕天朝,所以才會主動朝貢朝廷,如今能成為朝廷的官員,得到朝廷的庇護,是我夢寐以求的愿望。”
他還有一個身份,那就是勃固王國的國王。
然而隨著時間推移,北方的阿瓦、撣族、緬族帶給他的壓力越來越大,南方的許多民族亦對勃固頻頻出擊,致使羅娑陀利陷入外交困境。
洪武十八年,羅娑陀利得到了百姓的擁戴,成為了勃固的新王,并派七百人征服了仙道衛,擴大了勃固的統治范圍。
“五日后朝廷的軍隊就會集結前往榜噶喇國,我們暫時只會留下一千人修建西海衛城,等返航時才會實額駐扎一衛兵馬。”
三丈高的水泥哨塔上,當身穿白色圓領袍的鄭和轉身詢問一個穿著大明從二品武官官袍,卻一副本地人長相的人時,這人也連忙開口,并經一旁的四夷館官員翻譯道
“如今能招待天使,得到天兵駐扎庇護,更是我夢中才敢奢望的東西。”
除此之外,商人們在大古剌港的貿易,也需要給大古剌宣慰使司交稅,稅率如大明一樣是十稅一。
也就是說,這一百余處船舶位如果停滿,將給大古剌港帶來二十貫的收入,一年下來就是七千余貫。
鄭和與羅娑陀利說著西海衛設立后的補給問題,羅娑陀利連忙表示“臣已經得到朝廷的恩寵,理應由臣負責官軍補給才對。”
對此,緬甸、八百大甸等宣慰司中的部落老實了許多,這讓大古剌的外部環境安定下來的同時,也讓大明西南的情況穩定了許多。
勃固是蒲甘王朝瓦解后建立的一個地方割據政權,主要民族是孟族。
這城池不算高大,畢竟有五千六百明軍駐守的衛城,整個中南半島也很難拉出軍隊來攻陷,更別提萬一真的發生了大軍圍城的情況,上游的王瑄立馬就能從蠻莫順江長驅而下。
因此簡單巡視一圈后,鄭和就返回了自己的住所,一處簡陋的木屋。
在這里,他瞧見了泡茶看海圖的陳瑄。
“從南邊回來了”
見到陳瑄,鄭和倒不是很意外,畢竟出發時他就說要不了幾天就能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