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了黃冊和魚鱗圖冊后,徐碩便緊急將所有官員召見于府衙會廳,在眾人入座后開口道
“都看到了吧,遵義府情況就是這樣,比旁邊設立但還沒有人任職的平越府來說算好了。”
“三日后,大家準備準備,各自前往自己的縣核實情況。”
“如果情況無誤,那首要做的,就是提出各自的問題,到底是缺了翻譯,還是缺了教習,吏員、工匠。”
“這次蹇布政使給了我們很大支持,朝廷給的支持更不用多說。”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盡管年紀輕輕,可徐碩卻很有官派,氣勢上能壓住眾人。
“大家都在各縣做過官員,應該知道農業是經濟之根本,其次才是手工業。”
“不過農業和手工業的關系不一定要排先后,我們當下要做的,主要還是看看哪個縣適合修建水泥場,哪個縣交通不方便,需要向三司衙門申請火藥擴寬道路,哪個”
徐碩說了一堆,主要說的就是缺了什么東西就說,他來想辦法。
不過缺的東西抵達后,他必須要見到實打實的政績,東西都要用到實處。
盡管很年輕,可徐碩做事很老派,也很實誠。
他與眾人開門見山,眾人也不好意思和他打小算盤,畢竟能主動申請來貴州的,沒有幾個是怕窮的。
“我最后再交代一句。”
一刻鐘的時間,徐碩便交代了所有事情,但到了最后他補充道
“遵義府不比其它地方,這里的少民眾多,語言是我們最大的問題。”
“因此在面對百姓的時候,大家還是好好說話,心平氣和,避免矛盾升級,耽誤諸位的仕途。”
說完最后一句話,徐碩便站了起來,對眾人躬身作揖“遵義府十七萬六千余口百姓,就拜托諸位了。”
眾人見狀紛紛回禮,隨后各自散去。
待他們走后,趙軌留下與徐碩帶著翻譯走出了衙門。
他們前往了遵義縣內較為繁榮的一條長街,這條長街比起其它街道更為繁榮,光看街道兩旁那刷上白灰的沿街二層店鋪就能看出。
尋了一處酒館,二人走了進去,并見到了一名雖然是漢人打扮,卻說著一口仡僚仡佬族語的小廝。
“你們是漢人”
“是漢人,今日跟著官員們來送物資的,不過明天就要走了。”
翻譯笑著回應,那小廝聞言也來了興趣“這批官大人是哪里的官”
“當然是來你們這里上任的。”翻譯男子回應,那小廝聞言連忙詢問“你們當官的人好嗎”
“還不錯吧,聽說之前在巴縣當差,他走的時候巴縣的一些百姓還舍不得。”
翻譯一邊說,一邊看向徐碩,徐碩什么也沒說,只是看著小廝和翻譯,因為他聽不懂仡僚語,只能和趙軌大眼瞪小眼。
“李柏,你們說什么呢”
趙軌詢問,李柏卻擺擺手示意等會告訴他。
“真有那么好的官”小廝不信,但還是給翻譯倒上了一碗水。
李柏笑著拿起碗喝了一口,笑道“我也不知道,但一路上跟他們來這里,他們倒是還挺好說話的。”
“路上我還聽說他們要來這里分田地,好像”
“真的分田分多少”小廝聞言聲音忍不住拔高,而那聲音也讓四周數量不多的食客關注了這邊。
“不知道,反正說是要分田。”李柏感覺有些引人注目,便搪塞了過去。
“分就行,分就行,分了田我就有賺頭了。”
小廝樂呵呵的笑著,其余食客得到消息也紛紛激動的湊在一起聊天,顯然他們同樣期待分田地。
“有了田你準備干嘛不做活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