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至剛是松江府華亭人,如今已經五十三歲。
由于人品不行,因此江東鄉紳富戶雖然想要依仗他,但卻也防備著他,所以他的名聲在家鄉并不算好。
正因如此,這家伙估計是準備改換路線,從而在民間獲得名聲。
“想的倒是不錯,拿朝廷的資源,做自己的人情。”
朱高煦輕哼一聲,隨后瞥了一眼亦失哈“李至剛和解縉有矛盾對吧”
“是”亦失哈點頭,并解釋道“李至剛善于獻媚,這么些年一直在禮部尚書的位置上,便是善于奉承陛下所致。”
“解縉為人清高,看不得李至剛這副做派,因此二人關系早已分裂。”
“嗯”朱高煦頷首,想了想后吩咐道“讓紀綱和陳瑛從李至剛著手,獲得情報后想辦法交給解縉,解縉會對李至剛動手的。”
“只要李至剛和解縉亂起來,我們在江南推行新政就會容易許多。”
“奴婢領命。”亦失哈應下,而此時朱高煦也感到了些許疲憊。
他剛想要休息,便見兩名太監送來了兩個托盤數十份奏疏。
“都是武英殿的”朱高煦揉眉詢問,兩名太監聞言也小心翼翼的點了點頭。
因為徐皇后的事情,朱棣已經無心朝政幾個月。
換在歷史上,朱棣肯定不會這么做,因為朱棣不敢放手給朱高熾,朱高熾的許多政策也是和朱棣的想法對著干。
但放在現在,別說放權給朱高煦,就是把天下兵馬都交給朱高煦,朱棣也十分放心,畢竟兩父子路線一致,而且朱高煦搞錢更厲害。
雖然理解自家父母,可這堆積如山的奏疏還是讓朱高煦頭疼。
他倒也不是沒想過讓朱高熾來幫自己,可是那樣的情況只持續了一天,他就把朱高熾趕走了,原因就是這家伙嘴太碎,并且政見幾乎和自己反著來。
朱高熾的所有政見都是內斂的,主張的就是不管外面發展,一心苦練內功。
按照他的話就是,只要大明國富民強,自然不會有打不垮的敵人。
可問題在于,按照他的政策來,那蒙古人估計要樂瘋了。
朱棣和朱高煦的政策都是內外兼修,內里要修煉內功,外面要重拳出擊。
正因如此,大明四周沒有一個敢于和大明齜牙咧嘴的國家。
當然,如果硬要算的話,東北的朝鮮和北邊的瓦剌算一個。
想到這里,朱高煦也不免詢問亦失哈“本雅失里和鬼力赤、瓦剌韃靼的事情如何了”
“暫時還沒有消息。”亦失哈回應過后,似乎想到了什么,緩緩作揖道
“對了殿下,陳昶已經率領山東兵馬渡海金州,不日即將渡過鴨綠江,前往東海府。”
“朝鮮那邊近來多有漁船在近海觀察大軍動向,您看”
“不用管它們。”朱高煦靠在椅子上,閉目養神的同時留下交代
“給陳昶傳我的教令,進入東海府后,若是猛哥帖木兒與阿哈出拒絕接受招撫,率兵平之。”
“若是朝鮮兵馬執拗,不愿撤出雙城地區,率兵擊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