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入平房內,里面的空間大約二分地左右,還算寬闊,里面桌椅板凳都有,足夠容納五十人入座。
各家見狀,分別推出各家男人前往里面學習。
“另外,關于奴仆這件事情,朝廷也有律法,一旦有漢家女與奴仆私通,二者皆處以極刑,檢舉者可獲得被檢舉者一半家產。”
“一二三”
吏員對眾人吩咐了一聲,隨后便走進了身后的一間混凝土平房內。
吏員叫嚷著,同時船梯也放在了碼頭上。
盡管只是三千料的馬船,可隨著百姓涌上碼頭,這艘看上去不大的船,卻已經走出了近千人。
“那個大人奴仆是什么”
直到遠離海岸,這群人被按照鐵牌上標記的數字分成八個總旗,分別被人帶到了距離其它總旗不遠的空地。
“下次不會了,不會了”船長連忙往那吏員懷里塞入一吊錢,那吏員見狀也隱晦收下那吊錢,正色道“下不為例。”
眾人小心翼翼的入座,吏員見狀也就直接開口道
當一個八九歲的孩子報完自己的數,那吏員皺了皺眉“現在你們按照各自一戶站到一起。”
說罷,他舍棄了船長,開始與自己帶來的十余名吏員交代事情。
他們詫異的,是朝廷居然會給他們發奴仆。
“稍許,我會帶你們去領糧食、畜力和奴仆,還有農具、混凝土等開荒建筑的材料。”
“我們也是沒辦法啊。”船長著急的解釋,那吏員卻抬手打斷
“算了,這次沒出事情就不記過了,但下次還有這種事情,我一定會上報。”
吏員一開口,這群拖家帶口的平頭百姓就好像經過訓練般,條件反射的回應了起來。
劉全說完,下面的人便面面相覷起來,他們的詫異并不是朝廷給了他們那么多東西,因為這些東西他們南下前就已經知道,許多親人也書信告訴了他們。
“大人,我們是潮州府養濟院出來的。”
“怎么會有這么多人”
十七個家庭中,大部分家庭都是有父母子女的,少數甚至是三代同堂,在其中,唯有一戶顯得十分突兀。
看天色還早,劉全便把這件事詳細的告訴了眾人。
簡單來說便是永樂七年三月發生的一樁命案,一名女子與奴仆私通被發現,聯手害死了丈夫及兩個孩子。
由于案件惡劣,許柴佬將這兩人押送至呂宋城,執凌遲之刑。
事后,許柴佬特意頒布了這條律法,以此警惕眾人。
平房內,眾人聞言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而劉全則是瞥了一眼眾人道
“好了,現在說說規矩”
在眾人注目下,劉全將呂宋的規矩給交代了一遍。
來到呂宋的移民,不管之前是什么身份,來到這里后都歸宣慰司管轄,而他們的身份則是屯田民戶。
他們來到呂宋后,前三年不收取任何賦稅,但每年都會組織田畝丈量的工作,另外也會時不時派發徭役,但徭役基本上都是圍繞本村事務進行。
三年時間里,他們的口糧由宣慰司負責,每年會按照人頭發放布匹與鹽等物資。
從第四年開始,他們需要承擔的稅收是五稅一,并且朝廷開始停止發放口糧與布匹、食鹽等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