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拿到這樣的成績,也和他用心出力的關系分不開。
院內,陸愈的弟弟妹妹們嘰嘰喳喳說個不停,十分激動。
由于水泥不足,因此這些混凝土以河沙、碎石居多,強度不算太高,因此需要在關鍵的地方依托木頭框架建造。
吩咐完了一切,他便帶人走出東河屯,繼續對村外的水利土壑進行建設了。
瞧他們可憐,劉全便鮮少叫他們家中人跟隨集體去挖掘排水渠與土壑。
在海外,吏員們除了基本的俸祿外,還有考核功績的補貼。
對于他來說,只要東河屯能以最快的速度建設起來,那他也就能以最快的速度申請呂宋城考核,檢查無誤后便可以將東河屯交給下一任里長,帶著甲等的考核成績返回呂宋,繼續等待屬于他的下一個移民隊伍了。
木板嚴絲合縫,有兩尺插在土里,一丈冒出外頭。
許柴佬詢問武官,而這名武官便是南海衛指揮使蔣貴。
“三百五十六兩,今年的開采情況不錯”
只要能達到這些要求,便可以獲得甲等考核,拿到數量不菲的十貫補貼。
呂宋城宣慰司衙門內,許柴佬稱了稱桌上裝在袋子里的黃金,滿意的點頭,隨后看向了坐在自己左首位的一名武官。
“好多瓦片啊”
見狀,陸愈也擦了擦額頭的汗水,看著那沒有封頂的主屋,眼神中透露著希望,似乎已經看到了它建成后的模樣。
“呂宋城發來了瓦片,每戶一千,帶你兄弟來搬。”
畢竟都是孤兒,倒也沒誰嚼他們舌根。
“兩個月三百五十六兩已經不錯了,是去年這個時候產量的兩倍了。”
去年半年時間,呂宋產出六百兩黃金,而今年礦工增加后,產量隱隱可見的能達到年產兩千多兩。
十貫錢,足夠劉全在老家購置兩畝耕地了,如此干上十年時間,算上基本的俸祿,他哪怕沒有了吏員身份,也能回家過上一個小地主的生活。
如他們這樣的人,在呂宋不算少數,而他們過得越好,便會喚來更多的親友,人越多,作為呂宋宣慰使的許柴佬功績也就越大。
“大哥,給”
瞧著他們院子內的情況,劉全點了點頭道“不要擅自改動院內的排水口等東西,以免麻煩了眾人。”
兩千多兩黃金已經不算少了,折色為銅錢也有兩萬余貫。
如果算上呂宋的商稅,以及今年開始收取的田賦,那大概能達到五萬貫左右的稅收,放在內地一千四百多個縣里,也是能擠進前三百的存在。
不過僅是如此,還不足以達到許柴佬拔擢的要求。
“我算了算文冊,今年有近二十萬畝耕地會開始交稅,按照稅糧政策,頂多能收取六萬石,折色為兩萬貫。”
“算上商稅和金礦開采,也不過只有五萬貫。”
“這份功績,別說讓你拔擢,就連讓我拔擢都不足夠。”
“蔣指揮使,你看看礦區那邊還能不能多開幾個礦坑”
許柴佬并不想要多大權力,只是單純想要衣錦還鄉,畢竟他作為南洋巨商,錢什么的早就賺夠了,現在他要的是能保住自己這些錢的身份,例如一個可以世襲的散階和武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