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審時度勢
“叮鈴鈴”
四月,當牛鈴開始作響,貴州遵義城的城門緩緩打開,許多百姓身著粗布麻衣開始走出城門,前往自家的耕地勞作。
半個多月的時間,皇后徐氏崩逝的消息已經傳到了遵義府,而整個遵義城內的官吏也大多穿著素服辦公。
對于他們的穿著改變,許多百姓十分好奇的詢問。
也是經過詢問后,他們才知道當今皇后去世的消息。
唏噓之余,即便是這遵義偏遠之地,也有百姓自發的在遵義城邊的湘江旁點香祭奠這位他們才熟悉不過一年的“仁孝皇后”殿下。
“大行皇后一走,不知道京中會不會出現什么變動”
湘江邊,效仿少民祭奠舉動后的遵義知府徐碩不由發出唏噓。
站在他的身旁,身為知府同知的趙軌則是站在這江邊涼亭內,觀望江岸祭奠的少民百姓們。
“得民心者得天下,遵義府的民心,全賴朝廷的政策傾斜。”
“嗯”徐碩點頭“我也是這么想的,所以貴州的田賦定額肯定會越來越高,畢竟”
前者是發放生產資料和口糧,后者是以工代賑發放銅錢。
徐碩并不知道趙軌的心理活動,他只是在盤算自己三年后的考核成績。
“具體的,還是得看看到時候朝廷對貴州的田賦定額是多少,我估計不會超過一百萬石。”
當然,他并不是覺得徐碩做不到,而是覺得自己做不到。
在這樣的政策傾斜下,遵義府的百姓生活是以肉眼可見的變好。
“今年朝廷從南京給貴州調撥了五十萬貫,聽說秋后才會運抵貴陽,你覺得我們能分到多少”
不管是太陽毒辣還是突然下雨,這些草棚都能成為遵義務農百姓遮風避雨的地方。
一旦朝廷停下了對貴州的扶持,那即便徐碩他們再有能力,也沒辦法將現狀維持下去。
“我估計發到我們手上,頂多只有不到一萬貫。”
也就是說辛苦勞作一個月,便能買一匹布外加四斤鹽,末了還能剩下十文錢。
“你覺得,貴州十六府能超過我們的,除了思南府、貴陽府和思州府外,還有誰”
徐碩抬了抬下巴,示意趙軌向外看去。
趙軌詢問徐碩,徐碩聽到他的詢問后,略微思考便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曾經三百文的一匹布,如今只需要二百三十文便能買到一匹,而朝廷給出的工價則是每日十文。
當然,以工放錢這個政策能否持續,得看朝廷對貴州的政策傾斜能持續到什么時候。
“不過也不錯了,我準備這次一口氣把官道從桐梓縣修建到東溪鎮。”
徐碩說的輕輕松松,可這話在趙軌聽來卻難如登天。
在他看來,只要能抓住徐碩,那他興許還能努力向上爬一爬,說不定能爬到正四品的官職,那樣他便真的是光宗耀祖了。
這樣天差地別的待遇,趙軌心知肚明之余,也覺得十分難受,但卻不表現出來。
趙軌的話讓徐碩點頭,畢竟自他們去年就任以來,他們確實干了不少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