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事我也聽說了,不過我聽說這次之所以能獲利巨大,主要還是在于艦隊與帖木兒國開戰,許多物資艦隊無力消化,故此便宜賣給了隨軍商船。”
“萬一朝廷在忽魯謨斯失利,亦或者兩國談和,那這筆收入便從長期變為短期了。”
新政官學之下的學子,不管是說話還是處事都偏向后世,這是因為朱高煦編撰的教材便偏向后世所導致。
在趙軌獲得的信息中,他并不認為這種短期貿易可以促成廟堂重視三宣十慰。
可如果他獲得新的情報,他就不會這么覺得了。
“他們可不是單純的為了跟在艦隊后面吃殘羹剩飯,而是有自己的打算。”
徐碩瞥了一眼趙軌,與他步行走出涼亭,向著遵義城走去的同時,嘴上也為趙軌解釋道
“這次下西洋,較大的海盜已經被艦隊全殲,因此大部分商船都是成群返回的大明。”
“這一路上,我聽聞他們可不算安穩,例如沒有加入朝貢的巴赫尼曼國,聽聞便被他們以不敬王師的名義給劫掠了港口”
“怎么會”趙軌不敢置信“不過是一堆商賈,居然能與一個國家交手”
“他們可不是普通的商賈。”徐碩搖搖頭道“他們成群結隊起來,船只數量幾十上百,火炮雖然是被淘汰的洪武鐵炮,可現如今的世界上又有幾個國家能拿出數百門洪武鐵炮”
“他們甚至不用和敵軍短兵交擊,只需依仗火炮犀利,便能將許多武力孱弱的小國打得潰不成軍。”
大明海商一直都不是什么安分守己的人,從強占他國的陳祖義,再到自立為國的梁道明,謀求割據的施進卿這群人哪個不是在海上搞風搞雨的家伙。
要么想著自立為王,要么就想著割據海外,還有想著篡位為王。
想讓他們老實本分的做生意,那簡直就是天方夜譚。
現如今南洋和東洋被朝廷所掌控,他們所能發展的只剩下了西洋。
可以說,現在的小西洋就是曾經的南洋。
對于那些沒有成為大明藩屬國的國家,這群海商可不會手下留情。
“朝廷不管管嗎”
海商劫掠他國的事情讓趙軌驚訝,他沒想到這群海商膽子居然那么大。
“怎么管”徐碩反問他,并拋出問題“它們是朝廷的藩屬國”
“不是”趙軌反應過來了,既然不是藩屬國,那大明干嘛要干涉這些事情。
如果朝廷真的想管,那別說派出下西洋艦隊了,單單駐扎在錫蘭和大古剌的西海、小西洋艦隊就足夠覆滅這些武裝商船。
“朝廷是想要讓這些不臣服的藩屬變得臣服,因此海商的做法不僅沒有觸犯朝廷的利益,甚至還是在推波助瀾。”
徐碩如此說著,甚至想到了他自己都沒有情報的一些事情。
“以往小西洋海盜猖獗,因此過往商船都提心吊膽。”
“這些商船遇到比自己弱小的就化身海盜,遇到比自己強大的就老老實實交出商品,可以說整個小西洋都是一個弱肉強食的世界。”
“不過如今朝廷的艦隊蕩平了小西洋海盜,小西洋航道開始暢通無阻,商船也就會自然而然的變多。”
“這樣的情況下,許多國家都會在港口進行收稅。”
“如果是朝廷的藩屬國,那這筆錢賺了,最終還是得在朝貢貿易中交出來。”
“可如果不是朝廷的藩屬國,那這筆錢就是石沉大海了。”
“朝廷辛辛苦苦蕩平小西洋海盜,可不是為了讓這群不服王化的小國賺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