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軌的分析不無道理,畢竟貴州自先秦到如今,近一千五百余年時間里都沒有漢人能徹底實控當地,而大明永樂一朝無疑完成了這一豐功偉績的進程。
想要鞏固這份功績,起碼得要個三十年時間才行,不然貴州再度生亂,這好不容易得到的豐功偉績便有可能成為被史官攻劾的弱點。
反正在趙軌看來,如果他坐在那個位置,絕不會那么著急的急于求成,而是要穩扎穩打慢慢來。
“如果不出手,那便不是殿下了。”
徐碩一開口,便把趙軌給噎住了。
好大喜功幾乎是民間攻劾朱棣父子的最好詞匯,盡管新政一直在降低百姓的負擔,但稅收不可能憑空增加,因此被損害了利益的官員胥吏便自發性的在裁汰后開始攻劾朱棣父子好大喜功了。
盡管這份好大喜功沒有增加百姓的負擔,但確實可以說明這對父子的步子有多大。
如果他們父子真的在意這些,便不會在北征同時對西南出手。
如今北邊無戰事,貴州的戰事也即將結束,那么開辟新的戰場似乎并沒有什么值得奇怪的。
“比起云南,我估計朝廷更傾向廣西。”
徐碩還在主要研究朝廷的政策,趙軌則是在分析徐碩剛才所說的話。
現在見他這么說,趙軌便想到了徐碩的想法“你準備在三年考核后去廣西任職”
“嗯”徐碩倒是沒有對趙軌遮掩,畢竟他主動說這件事的意思就是帶著趙軌一起去廣西。
二人相識三年,合作一年,這期間徐碩都覺得趙軌這個人不錯。
他認識的許多新政官員,都因為抵擋不住誘惑而被裁汰,倒是趙軌每年手中經過那么多錢糧,卻幾乎沒有以權謀私,這種人便是他需要的人。
“云南有金銀銅礦,為何不先對付云南的土司,難不成是因為廣西有海路”
趙軌詢問徐碩,徐碩卻搖頭道“海路只是一個原因,更重要的還是廣西的位置。”
“當下貴州和廣東粵西北的土司都被改土歸流,交趾又是都司軍管,也就是說廣西三面都已經安穩,唯獨云南和它不安穩。”
“如果要先對付云南,那結束之后朝廷便會有三宣十慰和廣西兩個方向。”
“自從大古剌宣慰司設置后,廟堂上便一直有聲音,想著對孟養、木邦、緬甸、大古剌等宣慰司動手,這樣一來朝廷便能直接從大古剌控制東小西洋和暹羅等國。”
“一旦拿下云南,那廣西肯定不如這個位置重要,畢竟現在東小西洋能帶來的稅收不是廣西能比擬的,屆時出兵三宣十慰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不過殿下也知道,云南的官道修建十分困難,而且三宣十慰氣候問題嚴重,因此強行出兵肯定得不償失。”
“因此,先出兵廣西,把沿海連成一片,然后再進一步改土云南,繼續向三宣十慰改土歸流才是最穩妥的打算。”
徐碩的話是廟堂上的最新動向,而這也是隨著小西洋被劃為民營貿易區所帶來的問題。
在鄭和下西洋前,海商們的貿易對象無非就是日本、南洋這兩個方向。
現如今這兩個方向都成為了大明的官營貿易區,而留給他們的只剩下了小西洋貿易區。
如果說這個貿易區無法帶來足夠的利益,那他們自然不會對它重視。
可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里,隨著下西洋艦隊的沿海商幫不斷返回,事實證明他們確實獲得了不少的利潤,并且成為了唯一的合法合規收入來源。
既然小西洋有利可圖,那加強對大古剌的控制自然便是重中之重。
想要控制大古剌,主要還是得從大金沙江上游的蠻莫開始控制,故此滇西的安全也得到了重視。
不過對于這個問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徐碩和趙軌便是其中代表。
“是因為小西洋貿易區的事情吧”趙軌皺著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