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炮擊木骨都束
“嗚嗚嗚”
五月初,當號角聲響起,一艘艘龐大的戰船開始收起船錨,向著南方行駛而去。
海岸邊,一個簡易的碼頭上則是站滿了許多穿戴大明絲綢材質的阿拉伯長袍人。
他們正在揮手與艦隊告別,而這里,便是作為西小西洋三角貿易寶石集散地的阿丹城。
這個時代的阿拉伯半島南端,基本都是以城邦的形式存在,并沒有一個實力強大的國家。
因此面對大明的艦隊,他們都表現得十分恭敬,而率領艦隊的鄭和也不曾貪戀什么,只是老實本分的進行了貿易。
“這群中國人真傻,居然只用五箱寶石的價格就賣給了我們那么多東西。”
“是啊,以前最少要用七箱寶石才行。”
“他們說幾年后他們還會再來,哈哈真希望時間快一點”
碼頭上,阿丹國的君臣“嘲笑”著下西洋艦隊的貿易方式,而與此同時的寶船之上,陳瑄也流著口水打開了人頭大小的一個木箱子。
因此面對未知的航道,鄭和選擇在忽魯謨斯派遣戰船搜尋情報,而今才獲得了較為詳細的東非各國地圖,并大概標記了各國人口的情況。
由于歷史上歐洲人對這些城邦采取了較為血腥的政策,導致許多人都以為埃塞俄比亞以南沒有什么文明。
由于物資不足,鄭和并沒有親自前往這些國家,而是派出了分艦隊與各國建立基本的交流,并沒有設置屬國館。
鄭和收起海圖并做出一番交代,陳瑄聞言也點頭表示同意。
仔細想想也正常,如果中非與南非沿海沒有城邦,那一些小部落如何能撐起新航線開辟后數以萬計的商人補給。
如果無法適應,那艦隊將無法抵達昆侖角,更無法派出先遣隊前往東洲和北洲。
朱高煦雖然對地理熟悉,但對這些國外歷史并不熟悉。
“木骨都束國以什么為貨幣”
不過可惜,木骨都束因為沒有什么特別的特產,因此前來此地行商的商人很少,便是鄭和他們找的這幾個向導都只是在七八年前的木骨都束居住過。
鄭和聞言瞥了一眼,不假思索的回應道“他們的成本應該是我們的三倍,不過就剛才交易的情況來看,他們應該也賺了幾萬貫。”
半個月后,他們的艦隊成功抵達了木骨都束的北部海域,鄭和他們也久違露面的走上了甲板。
其實不然,這些國家有自己的建筑藝術和語言文化,只是因為戰火而消亡。
抵達木骨都束后,一路向南還有竹步、幔巴薩、麻林地、紹納等國家。
“這么說,現在我們是徹底沒了商品了”陳瑄有些牙疼,因為一路走來,他們從劉家港帶來的二百余艘馬船商品已經出售得差不多了。
這些國家從數萬人的木骨都束到數千人的紹納,能夠給艦隊的補給各不相同,就連飲食習慣也差距很大。
這些國家與其說是國家,不如說是一些較大的城邦。
“不止,這里有五箱,起碼十八萬貫。”站在陳瑄一旁的鄭和輕笑,似乎認為自己賺大了。
鄭和在這里雇傭了幾名懂得阿拉伯語和南邊斯瓦西里、紹納語的向導,隨后便繼續南下。
“后面的那群商幫也賺了不少吧”
陳瑄戀戀不舍的放回箱子,同時瞥了一眼后方緊跟艦隊的各國與江南商幫商船。
“這群阿丹國的商人,也不知道從哪里弄來的這么多寶石,這些寶石交給戶部,估計起碼能折色十萬貫吧”
此后十日,他們偶爾能在海岸邊見到一些小集鎮,但它們的體量太小,無法滿足艦隊的補給。
在他們記憶里,木骨都束十分貧窮,除了國家的一些富戶會偶爾前往阿丹進行寶石販賣外,正常情況下一整年都不一定看得到木骨都束的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