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呂宋只是宣慰司,因此舉辦童試還是比較困難的,各鎮、縣官學也并非報名就能參加童試,而是要先在當地官學考核,而后得到舉薦,才能參加童試。
畢竟在那些地方,不管是生活還是學習都方便許多。
除了建筑格局和家具與這個時代相符,其它沒有一項符合這個時代的審美。
因此他們的房屋,基本就是混凝土的圍墻和平房。
“誒陸渾你怎么說話呢我”
東河屯隸屬呂宋縣治下的高山鎮,高山鎮則是下轄七個村屯,東河屯便是其中一個。
兩個婦人的話還沒說完,陸渾便關上了門,而這一切則是被陸愈看的清清楚楚。
天井邊上還有石桌、石墩,主屋內還有許多價格不便宜的家具。
“我看你比較緊張。”陸愈打趣一句,隨后便聽到身后傳來女聲
“大哥、二哥,你們去菜園弄些菜回來,順帶去田地把老五他們尋回來”
“這群婦人真愛嚼舌根。”
他選擇自己讀書,是因為他清楚自己年紀最大,讀書過后才能改變家里的情況,而不是讓給弟弟妹妹來承擔這份壓力。
只是這一切,從去年他成為年級第一,并被舉薦參加童試開始發生改變。
然而在呂宋這種幾乎都是窮苦人遷徙討生活的地方,這卻代表了一定的能力。
曾經說他自私自利的人,得知他的近況后,無不是改變口風,紛紛夸贊起了他的決定。
若是沒有此前的經歷,那恐怕此刻的他會覺得身邊都是好人。
走在出村的夯土路上,陸愈面前的風景也逐漸開闊了起來。
曾經一片草木灰的土地上,如今已經開辟成了一畝畝熟田,一眼看不到邊。
陸家的田地在鎮口不遠處,由于有耕牛,加上當地石頭不算多,因此兩年半的時間里,他們幾兄弟開墾了六畝耕地,加上朝廷發給的糧食,也足夠吃。
當然,這樣的日子并不好過,依舊緊巴巴的,要不然也不會只能供得起一個人就讀官學。
不過現在好了,只要陸愈能在童試取得成績,那資助他們家的人會更多。
盡管陸愈知道,這一切的資助都是需要回報的,但為了家人能過上更好的生活,他只能接受所有資助,然后發奮努力的爭取考上舉人,乃至進士
“老五,回家吃飯了”
走到田埂邊上,陸愈便看到了在田里拔除野草的自家兄弟們。
他一聲召喚,幾個弟弟妹妹立馬起身朝他這邊小跑而來。
“走吧,回家吃飯了。”
交代一聲,陸愈便帶著弟兄們踏上回家的鄉道。
走進東河屯的時候,卻正巧碰上了運著一堆東西出走吏員劉全。
“劉先生”
陸愈看到劉全,當即畢恭畢敬的作了個揖。
對于劉全他還是十分敬重的,在過去兩年半時間里,是劉全照顧著他們,并且提醒他去村上就讀官學,唯有官學能改變他們一家的命運。
同時,劉全這些年也參加了科舉,閑暇之余會時常為他解惑。
正因為劉全覺得他具備了參加童試的資格,所以他才敢于在官學之中報名。
如今劉全任期已滿,日后想要再見他,估計十分困難了。
“起來吧,不用這么畢恭畢敬的。”
坐在驢車上,劉全頷首示意陸愈起身,同時開口道
“我當下便要前往呂宋述職,元宵過后會有新的吏員前來。”
“這次的科舉我也會參加,希望能聽到你的好消息。”
劉全一如既往的說話簡練,將自己想說的話全部說了之后,他便坐在車上安靜看著陸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