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新年氣象
“對對對,再往左一點對就這里”
初二的清晨,隨著一個青年爽朗的點頭,東河屯內的一處院門上也在他的吆喝聲中掛好了兩個大紅燈籠。
青年人一身圓領袍,雖然只是普通的絹布,但穿上去十分得體。
在那紅燈籠的背后,門楣背后的“陸院”二字讓他臉上浮現笑意。
“大哥,這燈籠得花不少錢吧”
從竹梯上小心下來,少年人詢問自家大哥,而他的大哥便是兩年前拖家帶口,帶著一堆養濟院弟弟妹妹前來呂宋東河屯安家的陸愈。
“不貴,正月初二都沒多少人上街,燈籠便宜。”
陸愈笑著回答,而在他們身后街道上也路過了一些農夫,笑著調侃道“陸童生,你這年紀掛燈籠莫不是要尋親啊”
“姐姐說什么呢,這十里八鄉誰不知道陸童生的名氣,上門的女子都差點把門檻踏平。”
“對對對,陸童生,我家那閨女”
整個村莊的建筑沒有風格可言,畢竟當年來到這里的眾人,只要有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地方就足夠。
在兄弟二人站立的院子內,曾經只有一座主屋的陸院,此刻卻已經有了左右的耳屋,以及靠院門的兩間倒座房。
如今的呂宋宣慰司下轄三個縣,從北到南分別是金山、呂宋、東明三個縣,人口十幾萬。
這些東西,都是陸愈展露出能力后,鎮上和縣里嘉獎他的東西。
“行吧”陸渾點點頭,目送自家大哥離開后,這才去了后院幫忙。
陸愈笑著說出一切,陸渾聞言卻緊張道“大哥你緊張嗎”
他的那么多弟弟妹妹,除了他以外都沒有讀書。
“你們這是”陸愈哭笑不得,他二弟則是帶著老三抱起竹梯,拉著自家大哥回了院里。
當然,他想搬去的地方不是廣東和福建,而是高山鎮、金山縣或者呂宋縣。
正因如此,他的做法讓整個東河屯和高山鎮的人都說他自私自利,不顧家里弟弟妹妹。
陸渾準備跟上,不過陸愈卻抬手安撫道“伱在家里幫三妹做飯。”
除了農忙和收割他會返回家里幫忙,其他時候他都把家里的事情交給老二陸渾來做。
關上大門,出現在陸愈面前的是夯土路和沿街建造的混凝土院落。
“好”聽到自家妹妹的話,陸愈應了一聲,沒有半點架子的便要出門。
之所以這樣,也是因為之前家里的情況只能供一個人讀書。
院內的土地被混凝土鋪設,并撒上了足夠的水泥灰抹平。
曾經面黃肌瘦的少年人,如今經過兩年的努力,不僅養活了弟弟妹妹,還在鎮上就讀了官學,名列前茅,今年的他則是準備報名科舉,借機參加童試。
他每日只睡三個時辰,剩下的時間都用來了讀書。
陸渾詢問自家大哥,陸愈聞言也點頭道“正月二十再出發,畢竟童試二月初一才開考。”
“日后有了錢,恐怕會搬離這里吧。”
站在自家門口,掃視了一圈東河屯后,陸愈心中萌生了這樣的想法。
這東河屯雖然幫助他起家,可終究太偏僻了,就連去鎮上都得走二十里路,極不方便。
一個十六歲才上正經官學,十八歲就準備報考童試的人,若是放在其它地方,必然會被人嘲笑。
陸渾拍了拍手上不存在的灰塵,陸愈聞言則是溫暖一笑。
一般來說,各鎮官學的童試名額都十分有限,因此像陸愈這種學習兩年就能獲得參加童試資格的人來說,說句十里八鄉的俊后生倒也不為過。
把門關上的之前,陸家老二還伸出頭來宣誓道“我家大哥要娶也是娶美嬌娘,你們別想了。”
“考完之后,我估計還能回家一趟,與你們忙完農忙的事情,我再去官學讀書,同時查看成績。”
“大哥元宵結束就得去鎮上參加童試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