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文官說了許多事情,平安聽得頭疼,最后只問道“你只需要告訴我,這地方能開墾多少畝耕地,養多少兵馬就足夠。”
“目前估計是三萬畝,養人最多六千,軍餉需要額外從關內調派。”文官不假思索的回答,平安聽后頷首
“這里的情況,你奏疏上奏殿下,我先去檢閱城防,看看那七十噸水泥能用到什么地方。”
抖動馬韁,平安漸漸消失在了文官視野中。
同時,文官也連夜寫下了哈密情況,在翌日清晨由急于返回關內的郭鏞帶回。
時間一晃半個月過去,郭鏞才剛剛返回瓜州,朱棣便已經率領日漸變小的隊伍抵達了哈拉和林。
“這里就是哈拉和林嗎”
“跟我想的不太一樣”
草原之上,當一座殘敗的城池出現在明軍面前,馬背上的朱棣看著這座曾經的世界中心之城,不免發出唏噓。
作為十三世紀中葉的世界中心,從多瑙河畔的維也納,到黃河邊的汴梁,從北方寒冷的俄羅斯草原,到炎炎烈日下的阿拉伯半島沙漠,大半個歐亞大陸都籠罩在這座城市的權力和威勢之下。
羅馬教皇的傳教士、南宋朝廷的使節團、波斯商人的駝馬隊、高麗王國的進貢者都在這里匯集。
佛殿、清真寺和基督教堂各種宗教和文化都在這里融合。
大汗的詔令從這里發出,送達世界各地蒙古大軍。
這里集合了成吉思汗、窩闊臺、蒙哥,從中歐、東歐、西亞、中亞、東亞、南亞諸國搶掠來的奇珍異寶,金銀珠寶,數以萬計。
然而,這一切的一切隨著蒙古內戰后遭到終結,蒙古內戰將一座世界中心城池摧毀,盡管事后有過修復,但隨著蒙古內亂和明軍北伐,這座曾經的世界中心城池,如今破敗的還不如大明腹地的一座鎮子。
“陛下,這地方太殘破了,我們就在外面扎營吧”
徐增壽對朱棣開口,畢竟哈拉和林的情況確實很糟糕。
坍塌的城墻,被焚毀發黑的房屋,以及破敗垮塌的水渠都表示這里不適合扎營。
朱棣聞言也點了點頭,心里充滿了唏噓。
“陛下,塘騎已經派發出去,三萬騎兵很快就能搜尋到馬哈木他們的蹤跡”
阿力臺與王義策馬而來,向朱棣匯報著情況。
“找到馬哈木后,第一時間告訴我,我要親手會會他。”
朱棣撫了撫自己的大胡子,看一眼四周情況后開始下令大軍扎營。
很快,十余萬人的隊伍開始了構建營盤,同時孟章也在朱棣大帳搭建完畢后為其帶路,同時在路上說道
“這一路上一直有馬步兵護送民夫和輔兵撤回海喇兒城,現在留下的民夫和輔兵的隊伍還有六萬人,馬步兵還有一萬五千多人。”
“運抵的軍糧比預計要少,只有四萬三千余斗,馬料倒是和估計的差不多。”
“另外,后方的馬料已經在送來的路上,一個月后便能被馬步兵護送抵達忽蘭忽失溫。
“算下來,大軍的糧草馬料能維持兩個月左右,算上撤退的時間,我們能在漠西的時間差不多就是二十四天。”
孟章將大部分事情都交代了,朱棣聽得十分滿意,同時也走進了自己的大帳之中。
坐下后,他便對孟章下令道“安排所有馬步兵和民夫、輔兵明日撤回海喇兒,剩下的事情交給我們。”
“臣領敕令”孟章毫不猶豫的作揖應下,轉身出帳將軍令傳達。
軍令傳達到阿力臺軍帳的時候,他不免對阿魯臺吐槽道“我都感覺我是他的部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