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廣孝的話落下,朱高煦也摸了摸八字胡,對他開口道“少師才干非凡,朝廷還需要少師。”
“貧僧已經老邁不堪用,只愿常伴青燈古佛。”姚廣孝行了一禮,拒絕了朱高煦的邀請。
這份拒絕在朱高煦意料之中,但他還是不可避免的有些失望。
顯然,姚廣孝不愿意去賭未來的事情,畢竟他已經看過太多狡兔死、走狗烹的史料。
正因如此,在朱棣和他之間,姚廣孝沒有選擇任何一人,而是默默地在雞鳴寺吃齋念佛。
對于朱棣和朱高煦給他安排的事情,他也是如其所想的照辦,沒有摻雜任何私貨。
老和尚的態度十分明顯,但惜才的朱高煦依舊惋惜。
“大報恩寺修建完成后,少師可以移居那里,繼續誦經。”
朱高煦交代一聲,便見姚廣孝行禮退下。
見狀,他也走出了古今典籍館,乘坐步輿準備返回春和殿。
不過就在他返回春和殿的路上,隔著老遠便瞧見了亦失哈神色匆匆的小跑而來。
朱高煦見狀抬手制止步輿前進,隨后便瞧見亦失哈小跑來到他步輿一旁跪下叩首,這樣的舉動讓朱高煦心里升起了不好的預感。
“六軍都督府傳來消息,西寧侯宋晟十日前薨逝,享壽六十九。”
“此外,六部也傳來消息,前戶部尚書郁新兩日前薨逝,享壽命六十五”
亦失哈氣喘吁吁的聲音不斷在朱高煦腦中回響,他與宋晟并沒有過交集,記憶中也不記得宋晟活了多長,因此他還想著等日后西征時讓宋晟大放光彩。
只是沒想到,宋晟連這么幾年都等不了,便先一步走了。
至于郁新,對于他能活到現在,朱高煦已經十分高興了,畢竟他記得郁新在永樂朝沒活幾年便卒于任上了。
算起來,郁新提前兩年致仕的結果,便是比歷史上多活了四五年。
“輟朝三日,賜給葬祭,追封宋晟為寧國公,西寧侯爵由其子宋瑄承襲,謚號武襄。”
“郁新勞苦功高,賜其子正三品文散階,世襲降階,謚號文忠。”
沉默良久,朱高煦將自己的安排給說了出來。
亦失哈沒有言語回應,而是頓首再三后起身。
經歷了徐皇后的事情之后,似乎許多人的生死都只能讓朱高煦感覺胸口沉悶,卻是難以感受到那種鼻頭一酸的滋味了。
其實他早就做好了老臣漸漸去世的準備,所以他才會這么頻繁的在西南發動戰事。
現如今的北邊將領中,年紀最大的也不過就是五十歲的平安,其它基本都是四十幾、三十幾的存在。
相較于北邊,南邊就差了許多。
顧成已經八十一歲,何福與瞿能則是六十七八,李景隆五十一,沐春四十八
稍微年輕的,就是傅讓、王瑄、張輔、孟瑛、張純他們這群三十多的了。
想到這里,朱高煦都不得不佩服顧成、何福、瞿能他們三個。
這樣的年紀,居然還能再戰場上大殺四方,如果提前兩年閑置休息,估計都能活到八九十。
想到這里,朱高煦嘖嘖幾聲,順帶著已經準備要著手布置南方了。
“沐春有兒子沒”
朱高煦突然想起歷史上三十六歲無子而逝的沐春,不由好奇詢問。
“黔國公老年得子,如今有兩男一女三個孩子在膝下,長子沐毅九歲,次子沐徽五歲,女兒喚紅娘。”
“嗯”聽到亦失哈的話,朱高煦頷首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