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新政開始后,兩京設十五名監察御史,各省各設十名監察御史,監察御史抬品級為正六品。
這其中,不乏留駐將士的袍澤、朋友、兄弟。
雖然人數減少了,但艦隊規模卻沒減少太多,畢竟鄭和他們這次要前往東洲運送足夠的貨物返回大明。
“大明萬勝”
得到兩人的軍令,眾人紛紛喝彩,隨后便在碼頭上開始了更換衣服鞋子的場景。
“給我”
正因如此,他們才扛過了最為艱難的第一年,并利用這一年時間,在昆侖城四周開辟了數百畝耕地。
昆侖角千戶官劉湍是燕府廣寧伯劉榮的嫡長子,在過去的兩年半時間里,他與昆侖角一帶的土著人溝通,并建立了長期貿易。
楊展已經確定西海岸有部落,可以為他們補充足夠的淡水和水果、蔬菜,鄭和也利用近一個月的時間,為昆侖城開辟了七百多畝耕地。
“大明萬勝”
他們用當初鄭和留給他們的鐵料打造兵器,制作長刀給這些土著,換取大量的牲畜和水果。
雖然水果豐富,可長期缺乏谷物的生活,還是讓駐扎在這里的將士們骨瘦如柴。
“好了,你們可以換防,隨時準備返回大明了”
鄭和聞言,也不著急前往東洲了,而是率領上岸的五千余將士幫忙開墾荒地,同時與楊展商量,由楊展率領海上艦隊先一步前往昆侖洲的西南海岸,確認當初王任他們經歷過的那些部落是否還存在。
“噼里啪啦”
“給我鞋子,我他娘穿兩年草鞋了”
一千留駐明軍的數量明顯減少了許多,不知道是因為疾病,還是因為其它。
監察御史之下,又有正八品巡察御史,日常職責就是巡察地方各縣鎮村,每名監察御史下有二十到三十人不等的巡察御史。
也就是說,當下的都察院已然成為一個龐大的機構,尤其是兩千余名巡察御史,幾乎就是各地貪官污吏頭頂懸著的利刃,時不時就會落下。
要知道當下的大明經過了幾次開疆拓土,但治下也不過才一千六百余縣罷了。
對于兩千多名巡察御史來說,這一千六百余縣根本不夠分,要么就是多人一組調查府治,要么就是分散開來,去巡察下面的集鎮、鄉村。
巡察御史有自己的任務,兩年沒有成績就會被調派地方為官。
正因如此,這兩千多名巡察御史為了完成任務,只能在地方上來回調查,地方官員也將他們稱之為瘋狗。
“這群人一直彈劾巡察制度,你覺得是巡察制度不好,還是他們害怕”
春和殿內,朱高煦坐在位置上端起茶杯詢問面前的夏原吉。
作為吏部尚書的夏原吉聞言頷首“巡察制度是好的,但您給他們下任務,每兩年必須達標,這就容易造成冤假錯案。”
“這樣的氣氛,讓各地官員人人自危,從而做事小心謹慎,偏向保守。”
“不過”夏原吉頓了頓,又補充道“這樣的風氣,對于百姓來說倒是一件好事,就是不知道能維持多久。”
他覺得巡察制度有利有弊,朱高煦也是這么覺得的,因此他抿了一口茶水后便放下茶杯道
“任何政策執行不好都是雙刃劍,因此我才會在巡察御史彈劾后,設置京審制度。”
“雖然麻煩繁瑣,但總歸能減少部分冤假錯案。”
京審制度,就是派京城官員前往地方,在某段時間提審官吏,經過調查后判定是否違反大明律。
如果沒有,屬于冤假錯案,那彈劾的巡察御史就會遭受懲罰,一般就是降職一級。
當然,如果被彈劾的人背景大,能把京城派來的人也給收買,那巡察御史便要遭受委屈,因此京審制度中派遣的官員,通常都是比較正直,與任何黨派沒有關聯的官員。
“過去幾年里,浙江、江西的官員胥吏被彈劾不在少數,大多都已經緝拿歸案,而他們空懸的位置,也由新政官員頂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