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資在隱晦的提醒朱高煦,朝廷的情況并沒有想象的那么樂觀。
這三年還可以用海外戰爭繳獲的金銀,以及解縉案和紀綱案抄家所得來度過,但三年后就得勒緊褲腰帶了。
“東北鐵路,如今到什么地方了”
朱高煦沒有立馬回應郭資,反而是詢問起東北鐵路的情況。
“已經修抵遼西府寧遠縣,預計明年這個時候就能修抵遼河西側。”
“剩下的一千二百里,差不多需要五年時間才能修通。”
郭資回答了東北鐵路建造情況,朱高煦聽后頷首。
歷史上日本人和俄國人修建南滿鐵路用了五年零四個月,當然南滿鐵路的里程要比大明的松原海城鐵路要長出許多,但大明修鐵路比俄國人和日本人給出的待遇好,而且朱高煦在東北的威望高,募工容易。
加上是多點開工,故此五年修通也沒有什么問題。
“遼東、渤海等地百姓得知朝廷要修鐵路,并且陛下會在鐵路修通后前往吉林,因此報名之人絡繹不絕,工人數量十余萬。”
“若不是用不了那么多人,那工部興許能招募數十萬百姓來修建這條鐵路。”
郭資臉上忍不住流露笑意,朱高煦臉上更是出現驕傲之色。
來到這方世界,若是說朱高煦對自己哪方面的功績最為滿意,那一定是開發渤海和遼東。
得益于他,大明的遼東和渤海每年能向內地輸送數十萬石糧食,盡管這并不多,但放在歷史上是萬萬不可能的。
能輸送糧食代表自給自足還有存糧,而歷史上的遼東每年需要從山東、北直隸調上百萬石常平糧價才能存續。
對遼東,朱高煦以一己之力改變許多,這也讓朱高煦對朱瞻基在位十年感到不屑。
朱棣留給朱瞻基的內帑金銀數量幾近千萬,但凡朱瞻基舍得投入,遼東局勢也不會兩百多年都得不到改變。
“對于東北之民,主要以農業和工業并行來進行。”
“手工業不適合,那就發展鐵礦、煤炭等資源,同時發展好農業。”
“東北沃土千里,只是由于得不到治理,許多土地積淤而無法耕種。”
“如今有了抽水機,那只要有足夠的人力,東北之地足夠開墾數萬萬畝耕地。”
朱高煦對東北的評價很高,如果東北的耕地能開墾出來,哪怕只有十分之一,那小冰河期的東北也不會太難過。
小冰河期的東北洪澇災害嚴重,那是因為無人治理才導致的洪澇。
如今大明在東北廣修水利,到了二百年后興許會因為小冰河期的降溫而導致糧食減產,不過一旦用上化肥,再加上完善的水利,東北即便遭遇災害,也能自給自足,不會因為災害而誕生努爾哈赤這個卷王。
況且
朱高煦突然想起了努爾哈赤的老祖宗猛哥帖木兒,故此不免詢問亦失哈道“我記得之前陳昶抓來了那個猛哥帖木兒,他人呢”
“猛哥帖木兒”亦失哈表情有些迷糊,他一時半會還真想不起這種小人物。
走到書架前翻找了許久,他才回首與朱高煦作揖
“陛下,他被送入南京,妻女被充入十六樓,他自己則是被送去孝陵守陵去了。”
“送”朱高煦皺眉“我沒說把他送去孝陵。”
“好像是太上皇當時下的令,已經去勢了”
亦失哈聲音小了幾分,朱高煦聞言啞然,最后笑了笑
“罷了,既然已經處理了,那就懶得處理他了。”
搖頭苦笑,朱高煦便將目光投向郭資,繼續與他討論起了朝廷需要用錢的地方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