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大明銀行
“賀”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時間一晃,兩個月的時間悄然而逝。
隨著唱禮聲響起,洪熙二年的正旦新春大朝會如期舉行。
過去兩個月的時間里,孔府的嫡系、旁系、姻親等相關之人,凡是屁股不干凈的,基本都被西廠與山東都司聯手緝拿歸案。
文臣們除了不斷上疏,似乎根本沒有其它實質性阻止的舉動。
這樣的動員能力,讓朱高煦看得眼皮發酸。
正因如此,朱高煦才想要刺激刺激他們,想看看有沒有幾個不長眼的跳出來,剛好滇南需要大量移民。
“朝會開始前,我想先說一說爾等眼中圣人之后的事情。”
穿戴冕服,朱高煦的目光在冕旒后掃視群臣,群臣眼觀鼻、鼻觀心,沉默應對。
朱高煦結束孔府話題,郭資便連忙改換話題。
“孔府查抄所獲,皆刊登報紙,好教世人知道,圣人是圣人,但圣人的子孫后代卻不一定圣賢”
盡管朱高煦將朱元璋時期的三十稅一調整為十稅一,但由于他大力整頓吏治,使得洪武年間的踢斛淋尖和各類隱藏雜稅被徹底解決,故此百姓的負擔不僅沒有加重,反而減輕了許多。
“雜項、商稅、礦課、關稅、鹽引、茶引折色一千二百二十七萬余貫,各項絲絹棉布折色三百五十六萬七千余貫。”
在他們的視角來說,朱高煦這步棋確實不太好,甚至有些牽強。
一時間,夏原吉等人心底百感交集,朱高煦則是將孔府的事情擱置“好了,朝會繼續吧”
要知道老朱積攢了三十三年,也不過才給朱允炆留下不到四千萬貫的錢糧布匹罷了,而永樂、洪熙十九年間用兵不斷,居然能攢下七千多萬貫,而且大部分都還是真金白銀。
朱高煦見狀,拿起桌上的一本文冊開口道
“另外,此次所獲耕地,盡數均分給山東、河南、淮北的百姓,也要登報刊行”
朱高煦又拿出一份奏疏,搖晃了下,將其中內容讀出。
“這份,是孔府行賄官吏的奏疏。”
朱高煦不在乎名聲,可他們并不想朱高煦被人污蔑。
孔府的財富積累確實很迅猛,嫡系與旁系和姻親關系的二十幾個家族,通過各種手段從洪武元年至今斂財如此。
朱高煦緩緩將孔府及其姻親查抄所得緩緩念出,群臣沉默無言。
“去歲天下戶數一千八百二十四萬二千余五十五,口數九千二百七十二萬六千七百五十七。”
朱高煦如果記得沒錯,朱元璋和朱棣賜給他們的賜田數量應該不超過十萬畝,也就是說剩余耕地都是通過其它手段獲得的。
別的暫且不提,光是這份斂財的手段,歷史上能與朱高煦一較高低的皇帝就幾乎沒有。
在朱高煦的準奏下,郭資站出來開始說起了去年的財政情況。
如果黃金也能隨意由戶部支配,那國庫的積存錢糧就在七千余萬貫,這是何種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