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的報社,也開始以府、縣擴散,許多縣已經有了自己的報社和縣報。
由于朱高煦有旨意,因此各縣除了機要的消息,其它消息都得給報社,由報社的主編來審核后刊登。
國債的消息傳出后,不少百姓都來到了銀行詢問,但也只限詢問,鮮有人會購買。
畢竟買了國債后,一年內就不能退錢,對于許多人來說,一筆錢一年不能動,這很難讓人接受,不過朱高煦也不指望國債投入市場后就會有很多人買入。
他要的是循序漸進,只要有人買,只要這人得到了本金和利息,那國債這個雪球就會在民間越滾越大。
只要朝廷控制好這個度,那便不存在支付不起利息這種事情。
“過去四個月,朝廷在地方上的兩千四百家銀行,除了官吏的俸祿開戶,民間開戶數量僅有二萬六千四百三十七,存款五十八萬六千余貫,但調動的比較頻繁,每日調動規模在兩萬貫左右。”
“另外,三種鐵路國債經過一個月的宣傳,也僅僅只賣出六萬四千貫”
七月,武英殿內郭資只覺得嘴里發苦,不知道怎么評價銀行的情況。
“銀行的運行成本是多少”
坐在郭資對面,朱高煦低著頭處理奏疏,頭也不抬的詢問,話里話外十分輕松,這讓郭資不由得放松了幾分。
“一年差不多五十萬貫。”郭資回應著朱高煦,朱高煦頷首道
“你不用壓力太大,我敢弄銀行就說明他能解決朝廷的一些問題。”
“朝廷從永樂五年開始就不斷鑄錢流入市場,算下來這些年也鑄了七八千萬貫。”
“加上海外的白銀和銅錢不斷涌入,實際上民間已經開始從半實物半貨幣交易轉向了完全的貨幣交易。”
“現在因為銀行剛剛出來,許多百姓還不了解,也不支持,就連朝廷自己人都在發俸祿后連忙將錢取出,拿回家存起來。”
“可是隨著時間推移,他們就會知道銀行是值得信任的。”
話語間,朱高煦對郭資繼續道“下個月我會開始刊登報紙,將朝廷將四百余萬兩黃金和一千多萬兩白銀存入銀行的事情公之于眾。”
“另外,今年結束后,我也會宣布將軍隊軍餉結算也以銀行和存折的方式下放。”
“現在海外的呂宋、錫蘭、舊港、昆侖洲、木骨都束、忽魯謨斯、榜噶喇等宣慰司、官場都已經在修建銀行,并儲備了一定數量的新錢。”
“你不用太擔心銀行的事情,不出三年,我敢保證銀行內最少有兩千萬貫的不動儲蓄。”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盯好工部那邊的鐵路建設。”
“只要兩京鐵路、東北鐵路修通,那依托長江和惱溫江,銀行完全可以依托鐵路和水路,實現兩個月內運輸任意一筆錢抵達兩京十六布政司的各地銀行。”
朱高煦安撫了郭資,郭資見狀便也起身作揖,忐忑不安的離開了乾清宮。
在他離開之后不久,工部的黃福便找上了門來。
朱高煦宣他入殿后,他便直接交上了一份地圖與一本文冊。
“陛下,這是西北鐵路的勘察路線和造價。”
“其中,西北鐵路還分出了張家口前往定襄、九原、五原三縣的鐵路,里程一千余六十五里,造價三百八十萬貫,工期四年。”
“至于西北鐵路,全程五千四百三十二里,其中隴山路段和瓜州至哈密路段修建最為困難。”
“前者是地理困難,后者是人手不足,需要出高工價從甘、肅等府募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