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瓦剌和韃靼聯手,那他們最少能拉出十萬騎兵。
只要僵持幾年,韃靼部的實力就會恢復,屆時他和太平、把禿孛羅聯手,馬哈木再侵入漠北搞些事情。
一旦明軍再度北征,屆時他們就可以圍殲明軍,得到明軍引以為重的火器。
一場慘敗,足夠明軍舔舐傷口數年,而他們也可以借機提出明軍不得侵入漠北條件。
想到這些,阿力臺開始安排使者前往太平、把禿孛羅,馬哈木等部,將明軍準備入主大明的消息傳給了他們。
在他傳遞消息的同時,率兵返回海喇兒城的王戎也將阿力臺的態度寫成奏疏,發往了北京城。
一個月后,武英殿內的朱高煦便得到了這份奏疏,其中王戎認為阿力臺不太可能這么老實就答應。
以他對阿力臺的了解,如果阿力臺真的有心答應,那他一定會抬高價碼,而不是如此爽快的就答應,因此王戎希望增派兵馬給海喇兒城,以防韃靼偷襲。
“王戎雖然不如王義,但許多見解還是不錯的,他說的沒錯,阿力臺肯定不會那么老實的交出大半個漠北草原。”
武英殿內,朱高煦拿著王戎的奏疏與亦失哈交流,亦失哈頷首道
“太子還在海喇兒城,若是海喇兒城有危險,那是否要將他調往其他地方”
“不必”朱高煦否決道“且不提阿力臺實力還沒有恢復,不可能立馬對海喇兒城動手,單說他一個人動手也顯得勢單力孤,明顯不可能。”
“如果他真的要動手,肯定會聯合太平、把禿孛羅,甚至是馬哈木這群人。”
“漠北的消息傳遞太慢,估計過兩個月我們就能收到一些消息。”
“至于瞻壑,我確實不放心把他留在海喇兒城,但海喇兒城是他自己選擇的戍邊地,他既然決定去了,就老實在那里戍滿一年的邊。”
“就算真的爆發戰事,他也必須給我上去殺敵,而不是畏畏縮縮的在后面待著。”
朱高煦盡管這么說,但如果海喇兒真的爆發戰事,那他肯定會增派援兵和西廠人手來保護朱瞻壑。
“阿力臺要拖時間,而朝廷也需要時間。”
“從鶴城衛修建鐵路前往海喇兒城的距離是六百六十里,不過其中部分地區是河谷,得先等工部遞來文冊才能了解需要多久的時間。”
“不過在此之前,你傳敕令給黃福,讓他立馬開始著手修建鶴城到鎮虜衛的鐵路。”
“這段鐵路僅有二百余里,又是平原,最多一年半就能修建好。”
“這段路修建好,剩下的三百多里三路和一百多里漠北平原修好修建多了。”
“工人不夠就開高工價從遼東、渤海招募過去,總之明年年末我要看到這條鐵路通車。”
朱高煦毅然決然的準備修建這條鐵路,而對于工部是否能修建這條鐵路,他并沒有任何懷疑。
如果他沒記錯,從鶴城通往闊灤海子的鐵路就是中東鐵路的某一段,而這段鐵路在清末開始修建,只花費了六年時間便修通二千四百公里。
如今大明只修建其中的六百六十里,盡管技術不如后世的俄國人,但這六百多里鐵路也不會消耗太多時間。
五年全線竣工,這是朱高煦定下的時間,這比后世俄國人修建這一段時要多了近三年時間。
“陛下,這件事情要不要告訴太上皇”
亦失哈詢問朱高煦,朱高煦聞言略微思慮,想了想后頷首道“把消息告訴太上皇,告訴他北征最多五年后開始,讓他養好身體。”
“奴婢領命”亦失哈聞言應下,當即派人前往了大明宮將北征和韃靼與瓦剌很有可能會勾結的事情全盤而出。
朱棣聽后自然是高興,他并不擔心瓦剌和韃靼結盟,他甚至希望這個聯盟能足夠穩固,如此一來他就能畢其功于一役。
同樣,面對即將開修的漠北鐵路,朱棣也表現的十分激動。
如果鶴城到海喇兒城的鐵路修通,那加上北京到松原,南京到北京的兩條鐵路,中原對漠北的物資運送損耗會低到令人發指的程度。
想到這里,朱棣便激動的在大明宮的獵場里游獵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