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爺爺放心,俺在這里,爺爺不會欺負太爺爺的”
至于那些接受過教育的年輕人,他們要么就是從吏,要么就是去對技術門檻比較高的一些工廠做工,收入也不算低。
在老農的話里,朱高煦也了解到了當下北京周圍的一個情況。
面對江淮的話,二人沒有開口承諾什么,只是作揖應下。
瞧朱祁鉞的模樣,朱棣立馬對王彥吩咐,王彥見狀也走出養心殿,親自迎接起了朱高煦。
“我自幫助我父親坐上那位子開始,便決定要讓天下百姓都能穿得上鞋,能穿得起衣服干活。”
“俺”
這些農田近水源處多以水稻為主,遠離水渠的則是耕種小麥、大豆、花生等作物。
只是這樣的繁榮是建立在不斷大基建下的繁榮,一旦停下腳步,百姓們用不了幾年又得回到之前的生活。
從這案子中眾人都看出了如今的皇帝依舊是當年那個皇帝,他對官員依舊是那樣的態度,如果觸及底線,那即便是渤海出身的武官也會遭到屠刀。
老農附和一聲,這讓朱高煦松了一口氣。
帶著這類想法,朱高煦讓亦失哈送郭資返回北京,而自己則是乘車前往了大明宮。
后繼之君能否能對北方如他這般上心,這種不確定的事情,朱高煦不能賭。
他們沒有接受過永樂年間的官學教育,只能在家里種地,亦或者等待南邊礦場那種不需要技術含量,單純出賣體力活的地方招工。
朱棣沒有理會朱高煦,而是打趣朱祁鉞,朱祁鉞被這么一刺激,當即開口道
百姓的日子是越來越好了,但朝廷的日子卻是越來越困難了。
正因如此,他才說朱高煦欺負他,朱祁鉞也的確相信了他的鬼話。
老農的表情很尷尬,朱高煦聽后便有了準備,輕笑道“應該不會的,朝廷現在那么清明。”
郭資與朱高煦訴說著行政支出的問題,并補充道
“陛下”郭資作揖道“您過于自謙了,當今天下,未曾聽聞有穿著草鞋之百姓,便是山野村戶,也能閑散時打幾日工,買得幾匹布幾雙鞋,更有甚者常年打工為生,便是連鞋子都看不上,開始逾制穿靴了。”
“內地稍貴,一斤鹽官價二十幾文,私鹽價格則是十幾文。”
“是”亦失哈應下,令身后的西廠力士將一條條指令記錄,等待返回紫禁城再處理。
雖說朝廷在各地開設了醫院,但每天前往醫院的人并不少,況且許多病癥根本無從下手,檢查不出來也只有回家等死。
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三人下了馬車,出現在眼前的是一望無際的農田。
“爺爺,您為什么欺負太爺爺”
“錢糧的事情你來盯著,我比較放心。”
在他們年輕的時候經常吃不飽飯的干活,身體早就積累了不少疾病,許多人能活到五十歲便已經算是高壽。
“那俺也能”
得到這個爵位的時候,徐增壽已經五十有九,只是面對自家外甥發下來的圣旨,他心中五味雜陳,難以言表。
“您真是”朱高煦已經感到了后悔,自己似乎就不該把自己的大孫子交給老頭子。
一時間,朱高煦便已經想到了朱瞻壑回來看到自家兒子一口一個俺時的表情。
本章完
yetia10279841824562h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閱讀網址yeti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