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北征向來不寫捷報,畢竟捷報是寫給皇帝看的,而他自己就是皇帝,所以基本只要他過目就行,具體的死傷基本不會詳細記載。
這樣的做法,也就導致了后世對于他五征漠北的戰果很模糊。
不過在朱高煦的交代中,朱棣這一世在一開始就養成了北征匯報戰果并記錄國史的習慣,盡管匯報的十分簡略,但戰果可以直觀的展現在群臣面前。
“好,此乃國朝自北山壑后第一大捷,待大軍凱旋而歸,史官將其記入國史,務必詳細,不得有誤”
朱高煦吩咐著六部,同時也開口道“如今天下現在羈押多少囚犯”
“約兩萬人。”刑部尚書金純匯報著情況,朱高煦聞言頷首道“將這兩萬人不論罪行,發配捕魚兒海,改韃靼燕然城為東然城,在忽蘭忽失溫設燕然城。”
“工部派人前往漠北調查各地礦藏,并規劃從海喇兒通往燕然城鐵路路線。”
朱高煦心里早就有了如何治理漠北的想法,無非就是修建鐵路,挖掘礦產資源,通過官營貿易來讓當地有所產出,以此來達到實控漠北的目的。
盡管這樣一筆支出對于大明朝來說無疑又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但對于朱高煦來說,他的身體狀況還很好,他有把握和自信能在自己離開前讓大明朝收支平衡,并為后代兒孫儲蓄足夠錢糧。
更何況,當下就有一件事情可以利用
“殿閣大學士王回奉旨京察,如今已經在應天府開展,吏部和戶部要做好應對,切記。”
朱高煦平淡說出這句話,但這句話卻讓不少人心里一緊。
王回前往江南,說好聽點事京察貪官污吏,說不好聽點就是國庫錢花的太快,朝廷需要錢,而這種時候殺一批貪官污吏不僅能振奮民心,解決地方階級矛盾,還能充實國庫,用國庫的錢來扶持百姓。
國庫的錢,大頭都流向了北方,所以國庫有錢就是北方有錢。
江南官員死的越多,空出來的位置就越多,牽連的人數也就越多,錢糧也就越充足。
想到這里,不少官員隱晦看向了坐在金臺上的那位。
他們都知道真正想要錢的是這位,但誰都不敢說出來,而王回自己也清楚自己是把刀,但他就是愿意當這把刀。
“臣領旨”
夏原吉與郭資站出來作揖,朱高煦見狀也道“既然無事,那便退朝吧”
話音落下,他便已經起身離去,群臣紛紛跪伏地上,山呼萬歲。
隨著朱高煦消失,他們這才緩了一口氣,緩緩起身,懷揣著沉重的心情離開了奉天廣場。
對于他們來說,漠北大捷確實很提氣,但朝廷也會隨之多出一筆支出。
在眾人心里,漠北只要打贏了就行,著實不用將其納入統治。
國庫本來就撐不了幾年了,現在又要修建漠北鐵路,這又是一筆支出。
而且漠北那樣的苦寒之地,后續不知道還要砸進去多少錢糧。
如果不是坐在那把椅子上的人是朱高煦,六科和都察院的言官們恐怕早就開始攻劾了。
正因為是朱高煦坐在那里,他們才不敢攻劾,因為這位是真的會廢了他們,而不是簡單的打廷杖。
懷揣沉重心情,群臣漸漸消失在了奉天廣場上,而乘坐步輿前往武英殿的朱高煦也見到了一路小跑跟上來的胡綸。
“陛下,這是王渙送來的信”
胡綸遞上了王渙派人送來的書信,朱高煦接過將其打開,一目十行的將上面的內容盡收眼底。
他隨意將書信交還給胡綸,臉色卻依舊平常。
“陛下,太子殿下這次進步很大。”
亦失哈看著朱高煦沒有表示,當即為朱瞻壑說起了好話,可他話音才落下,朱高煦便瞥了他一眼。
“如果只是這種程度,那還不夠格”
本章完
yetia10279841963440ht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yetia。何以笙簫默小說閱讀網址yetia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