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悅意就算是個傻子也能聽出其語意不善,忙一副惶然的樣子,“王妃還請恕罪。上次在刺史府因為與父親起了爭執,傷心之下未曾多想就回了江扈。是悅意失禮”
寧王妃好奇,“與令尊起了爭執父女一年未見,卻不知為何事而爭執”
不是明知故問么宋悅意垂眸道“自然是因為謝家四爺品行不端,德行有虧。這等男子我是萬萬不愿下嫁,否則將來必受其害。父親一時接受不了,意見上有些相左,起了爭執不足為怪。”
一旁的蔣夫人和蔣庭芳聽她直言不諱地將心中所想說出來,又是歡喜又是擔憂。
寧王妃問“品行不端,德行有虧你是在說謝璟令么我看著不像啊,每次他來見王爺,無論是言談還是舉止都甚是彬彬有禮,謙遜柔和。宋姑娘是不是對他有何誤會”
寧王妃偏私之情溢于言表,宋悅意知道與她辯解形同對牛彈琴,只能不卑不亢道“或許吧,一切還要聽從父命。”
一個小小侍郎之女居然還敢給她臉色看,寧王妃眼里閃過不悅之色,將手中剛摘的桃花碾碎了扔于一地,隨口喚道“來人,把這些殘花敗柳給打掃了,本妃看著礙眼。”
侍女立即應聲而來。
宋悅意好似聽不懂般,神情淡淡。
寧王妃按著心中的惱怒,又道“這園子里的花兒也賞得甚為無趣,不若去前廳吃茶吧。”
蔣夫人忙笑著打圓場,“也好。今日雖然風和日麗,畢竟春寒料峭,還是有些涼意。吃茶暖暖身子再好不過。”
于是一眾人又移步正廳旁的小廳。
小廳里茶具銅鼎桌椅一應俱全。
與正廳只用了一排描金鳳的屏風隔開。
那邊傳來的說話聲不僅能清晰可聞,隱隱綽綽間,還可以透過屏風看到正廳中的七八條人影。
“王爺,我們廉訪司不僅查到了土家嘴和巖子坑兩大鹽鐵儲庫,而且還從里面搜集到了不少人證物證,所有的一切,都指明江扈縣尉謝璟令都參與了這些鹽鐵的進出和販賣”
“我們還有人證,謝璟令不僅與這些事有關,并且還曾射殺過皮貨商黃云,黃云的隨從阿寬可以作證”
“當日江扈十五燈會巴虜人之亂的時候,有人親眼看到謝璟令與巴虜人的神箭手阿鐵在同一輛馬車上,謝璟令指使阿鐵射殺我廉訪司的人員”
“據我們所知,猴子山大案中,江扈縣令和二十多個衙役前往猴子山,并不是為了向巴虜人接貨,而是因為得到了從謝璟令那里得來的所謂線報,想要抓捕送貨的巴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