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何后來這本書無論如何也找不到了,他自己也沒有在歷史的故紙堆中找到這位孔夫子的蹤影,但這位孔夫子肯定是存在的。
好家伙,這樣劉旭就擁有了一位永遠不會被戳穿,永遠不會被發現任何劣跡的偉大先賢,可以借著這位先賢的口,說出永遠不會錯的話。
于是整本《世界論》里面,大大小小有四五百處引用孔夫子《我語》里面的名人名言,只是這名人名言只有劉旭一個人見過,其他人根本不曾見到罷了。
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世界論的讀者將《世界論》給讀完了一遍,也幾乎將《我語》給讀了一遍,心中對這位至誠至圣的孔夫子也是敬服不已,冥冥中也就出現了這么一位孔夫子的映照角色出來。
只不過因為這個孔夫子是劉旭完全生造的,所以和之前劉旭的諸多映照角色也截然不同,短時間內并沒有誕生自己的靈性與意志,但實力卻毫無疑問的是大天世界之主的存在了。
至于劉旭為什么要讓這位孔夫子出頭,而不是映照圣人,那自然是因為擔心被科技世界發現蛛絲馬跡,畢竟科技世界的眼線遍布整個虛空,而劉旭映照的圣人也和真正的圣人無異,要是真的映照那幾位,怕不是沒多久的時間,科技世界的狗腿子都殺了過來。
還是這樣一位沒有任何來歷的孔夫子用來起來更加的方便。
至于劉旭為什么能夠映照這位貨真價實的大千世界之主出來,甚至一句話就擊破了大天世界之主的一擊,那是因為劉旭在這十幾年的航行中,已經悄然實現了出發前曾經定下的一個目標,也就是打破三十三重天中的第二十四重天的上限,誕生一絲絲原本屬于大天世界之主,也就是第二十五重天的世界之力。
而這一切,那就要歸功于我們的宋太祖趙匡胤趙大了。
原本劉旭在寫《竊宋》的時候,就是奔著利用劇情的高潮來讓自家能夠突破二十四重天,擁有一部分大天世界之主的世界之力的想法。
奈何劉旭的想法雖好,但進度卻遠遠趕不上,不但谷安世界這邊的進展非常緩慢,《竊宋》的這邊,劇情也不盡如人意。
本來劉旭打算搞一個創新,按照金庸武俠的寫法,將《竊宋》的開篇寫成一本武俠一般的故事,于是開始融入了大量的武林門派,內功心法,最后還寫了一個五代末年的江湖出來。
當然了,劉旭這也不是瞎創作,為了劇情高潮就胡亂編排歷史人物,因為歷史上的趙匡胤人生中也確實有過一段在江湖上廝混的經歷,在江湖上擁有赫赫的神威,他還曾經組織過江湖上頗為龐大的組織:義社,后來更是將義社內的高手全都拉進了他的禁軍里面成為了低級軍官,趙匡胤這才有了自己的基本盤。
不過趙匡胤最強悍的其實還是他的個人武功。
說出來可能很多人不相信,把古往今來所有皇帝聚在一起,然后給他們的武力值搞一個排行,那排名前三的是誰可能爭論不休,但排名第一的就一定是趙匡胤了。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