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幼魚像是看怪物一樣,看著余琛。
她臉上再也沒了尋常時候的嫵媚和挑逗,變得凝重異常。
“看墳的,剛剛那是什么東西”
良久,方才喃喃問道。
余琛一愣,眼中那在空明悟道之境中歷經萬古歲月的滄桑逐漸散去,恢復了清明之色。
才撓了撓頭,道“我領悟了一種劍法。”
虞幼魚翻了個白眼“這種事妾身自然能看得出來,妾身是問為什么這劍法里會有道的痕跡”
“道”
余琛反復咀嚼這個字兒。
先前他得到大輪回經入道之卷的時候,曾聽聞文圣老頭兒和虞幼魚講解過。
所謂“道”,是一種相當籠統的說法。
一言以蔽之,就是“天地運轉的規則”。
比如火焰會將事物灼燒,雨水灌溉大地,狂風卷起沙塵這些都是天地自然的運轉規則。
而一部分人類通過吸收天地之炁,凝聚靈相,誕生神胎,稱作煉炁士。
前三境的煉炁士,主修內,對于天地的作用大多只限與汲取天地之炁為己用,釋放諸多恐怖威能。
但到了第四境,就不一樣了。
倘若說前三境的煉炁士主要是“修”,那從第四境開始,最重要的就成了“悟”。
而這“悟”,悟的便是“道”。
所以先前那齊安公主的天棄靈根才會讓來自海外的虞幼魚都如此吃驚。
就是因為他們參悟“道”的效率,遠遠高于一般煉炁士。
而一旦突破第四境,接觸到所謂的“道”,煉炁士手段便變得更加恐怖。
一點火星可焚天下城郭,一枚野草可斬日月星辰,一念之間可跨越千山萬水這些被凡俗紅塵傳為仙人手段的手段,都是“道”的體現。
比如先前國師以手探湖,跨越千萬里降臨一掌,同樣是“道”的威能。
而這“道”分千千萬萬種,被俗稱作“大道三千”。
劍之“道”,便是其中最具備攻擊性的一類“道”。
只有絕世苦修的劍修,突破第四境以后,方才能觸摸到一點兒“道”的范疇。
那個時候,他們的劍不再是那磅礴的劍光,不再是那蕩海的劍氣,而是“一劍出,光聲不顯,敵首已斷”的大恐怖。
先前虞幼魚感覺自己渾身被一分為二,便是劍之“道”,也稱“劍意”的一種體現。
當然,身為第五境的虞幼魚對于“道”的領悟和熟悉,整個大夏她認第二,沒人敢認第一。
但關鍵是為什么余琛身上會出現劍之“道”,為什么他的劍上會有“劍意”
這明明是唯有第四境界,突破入道,凝聚元神之后,方才能窺探的世界,為什么出現在了一個神薹境界煉炁士的手里。
“用你方才領悟的劍斬妾身,妾身要看看,這究竟是不是道。”虞幼魚深吸了一口氣,開口說道。
余琛一愣,“你恢復了”
“下品入道,已傷不到妾身。”虞幼魚點了點頭“放心,盡管全力出手。”
對于曾經第五境的虞幼魚的話,余琛毫不懷疑,念頭一動,那許久未曾使用的陰冥惡骨劍從血肉底下長出來,握在手中。
那一瞬間,一股奇異的感覺油然而生。
好似天地之間,一切靜止,唯有他手中之劍,好似萬物中心。
高高舉起。
緩緩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