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大夏變革,遠赴海外
時間過得很快。
距秦瀧答應一同前往無歸禁海,已經過去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里,余琛和虞幼魚等人在不歸陵上,倒是日子如常,該吃吃,該喝喝。
但對于大夏而言,卻是發生了一場無比震蕩的變革。
首先是朝堂上。
原本吧,大伙兒都以為下任皇帝,非那仁德王周秀莫屬了。
可就在大伙兒等著新陛下登基的時候,仁德王周秀聯合龍驤軍賀子秋和占天司南神君一起,發出諭文,宣告天下。
――廢除帝制。
這諭文一出,說實話,大伙兒一開始的反應,只是怔住。
沒反應過來究竟是什么意思。
甚至余琛也嚇了一跳,他當初就隨口一說,沒相當那仨竟然當真了。
為此,他還特意找了一趟周秀,讓他們再好好兒想想。
可周秀卻說,這是他們仔細商量過后,方才做出的決定。
畢竟現在,整個大夏也沒有一個合適的皇帝的人選。
而倘若延續帝制,就必定要在周氏血脈里選一個繼承皇位。
啟元帝只剩下一枚神薹,周秀必須遠赴海外,剩下的皇子們又不堪重用
誰都不合適。
他們仨也愁得焦頭爛額。
結果那天余琛一句話,給他們整明白了。
――為啥非要一個皇帝呢
像啟元帝的教訓還不夠嗎
一旦皇帝一個人出了什么意外,不管是被操控,被奪舍,還是干脆腐化了心智,反正跟著倒霉的就是整個大夏泱泱百姓。
既然如此,這皇帝拿來干啥
把皇帝至高無上的權利分發下來,讓有賢有能之士共同把持,相互監督,那不是更好嗎
這般越想,仨人越覺得。
――哎呀,好像是這么回事兒。
于是,方才有了那震驚天下的一紙諭文。
當然,廢除帝制四個字兒,說得輕巧,后面的一系列改革,卻一點兒都不簡單。
這也是周秀三人聯合一種有識之士的大臣,爭論不休了半個月,方才決定下來的變革。
首先,皇帝沒了,但權力可不能隨便亂扔。
于是,他們決定。
龍驤軍,朝廷六部,占天司,御使臺以及各州州府從這些部門兒里,抽出有識之士,組成中央內閣,掌控治理整個大夏的權力。
同時將破碎的三圣一帝璽重鑄,保管在內閣。
一旦遇到什么關乎整個大夏的大事和變革,由內閣召開會議,投票決定大夏前進的方向,少數服從多數。
朝廷所有官員,又統一由內閣任免。
內閣成員彼此之間,既掌控一部分權力,又相互制約,且每一位成員五年一選,不行的就下去,別站著茅坑不拉屎。
至于周氏,徹底革除皇室特權,廢除周氏宗章,從此與天下庶民同受大夏律管轄。
當然,還有更多更細的東西,比如內閣成員的選舉,各部門的內閣人數等等
但那些東西,余琛一看就只感覺腦殼疼,索性就沒去看了。
而這諭文一發,周秀等人立刻著手修改律法,開始實施。
當然,這一開始吧,自然引起了無數反對的聲音。
――百姓們倒是沒啥,反正能吃飽穿暖就是。
但那些朝廷文武和周氏的皇親國戚,可就不愿意了。
開玩笑
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中央內閣制度一出,他們皇室血脈和文武百官的特權將被大大削弱。
誰愿意
甚至無數文武,跪在金鑾殿前,請周秀等人收回成命,揚言諭文一日不收,他們一日不起。
但周秀是誰
為了大夏連自個兒老祖宗都說殺就殺的,會慣著你們
喜歡跪是吧
那就跪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