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的猶豫并不是對自己判斷的猶豫。
在孫臏看來,吳杰和吳氏的部隊必然藏身在這片小樹林之中,這是絕對的事實。
在孫臏看來,只要自己愿意,那么擊敗吳杰的這支部隊也是很簡單的事情。
孫臏所率領的這支騎兵可是直屬于魏罃的部隊,不但戰斗力強勁,而且每個人身上都配備了手雷。
在裝備、數量和戰斗力都勝于吳杰,并且又識破了吳杰計謀的情況下,孫臏簡直都不知道自己怎么能輸!
所以孫臏真正的猶豫在于……要不要和吳杰打這一仗?
對于孫臏來說,他從小就進入鬼谷之中跟隨師父學藝,這么多年來能見到的人除了師父鬼谷子之外就是師兄龐涓了,對于孫臏來說,這兩個人就和自己的親人一樣。
但也因為這樣的生活經歷,所以孫臏其實是一個沒有朋友的人。
一年都不出山幾次,外人也見不到幾個,怎么交朋友?
直到他來到魏國之后,終于認識了一個朋友。
這個朋友頻繁對他示好,并且多次和他并肩作戰,挽狂瀾于既倒,兩人也在一次次的戰斗之中結下了十分深厚的友情。
而現在,這個朋友卻悍然造反殺出了大梁城,被諸多魏**隊追殺得上天無路入地無門,只能躲在孫臏面前的這片小樹林之中,率領著最后的吳氏精銳準備做殊死一搏。
“吳杰啊……我究竟要不要殺死你呢?”孫臏很猶豫。
從感情上來說,殺死吳杰對孫臏的大師兄龐涓是很有好處的,不但除掉一個未來的敵人,而且也能夠讓主持追殺的龐涓獲得一份功勞。
從理智上來說,孫臏現在是魏國的臣子,而吳杰卻是魏國的叛徒,孫臏有充分的理由去殺死吳杰,好為魏國除掉一個將來的禍患,也為孫臏在魏王的心中增加一些信任的籌碼。
這些孫臏都很清楚,但是他還是很猶豫。
因為,那是自己活了這二十多年以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真心結交,意氣相投的朋友啊!
孫臏是一個自視甚高的人,無論是鬼谷子之徒的出身還是孫臏胸中那千軍萬馬的韜略,都足以支撐他的這份自傲。
經過這幾年的經歷,孫臏有一種感覺,就是魏國政壇之中大部分人都是庸才,蠢材,只有自己、還有大師兄龐涓、吳杰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聰明人。
和吳杰在一起做事其實是一種很舒服的體驗。他們知道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去做,什么該說什么不該去說,什么時候能夠放手支持你,什么時候又能夠攬過所有責任來主持大局。
很多時候孫臏甚至有一種感覺,那就是如果自己和吳杰能夠一直搭檔下去的話,那么橫掃天下恐怕也是不在話下的!
這樣一個好友、知己、同道中人,難道自己真的就要在這里取走他的性命?
孫臏很清楚吳杰是為了什么反出魏國的,那是因為自己的大師兄龐涓步步緊逼,想要致吳杰和吳氏于死地!
沒有人愿意束手待斃,那么殊死一搏就是一件情理之中的事情。
孫臏輕輕的嘆了一口氣:“可惜了吳杰,你被關在大牢之中,不知道白圭今晚已經出任相邦的消息。否則的話只要再等兩天,你的事情就會有轉機了啊……”
就在孫臏的思考間,面前的小樹林也漸漸的臨近了。
差不多已經要進入到作戰距離了,也是該做出決定的時候了。
孫臏一咬牙,終于開口下達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