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劉長志,秦志河也笑起來“他是你姥姥那個大隊的書記,原來他們村叫劉官莊村,而你娘也姓劉”
此時劉翠花走過來,笑呵呵的道“那是你大舅,我堂哥,同一個爺爺奶奶的親堂哥”
秦軍無語,他們還有這種關系
也對,周圍這十里八村,誰還不是誰的親戚了
這么說起來,創業還真要在家鄉。
因為到處都是親戚,隨便找個人都可以幫忙。
他是真沒想到,劉長志居然是他娘的親堂哥。
后世秦軍聽說過這人,但是畢竟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了解并不多。
沒想到,這么一位以后的強人,居然跟他家關系這么近。
可惜,前世他們一家都太過普通,跟人家不是一路人,也就沒有太多牽扯。
此時秦軍倒是更加能確定,人家劉長志就是在幫忙。
這位大舅就是看在他娘的面子上,在幫他圓場。
他恐怕到現在,都沒有做磚瓦窯廠的想法。
畢竟一位聰明人,哪里能跟普通人一樣,一窩蜂的涌入一個相同的行業。
不管是再怎么賺錢的行業,一下子涌入的人多了,那不就競爭激烈了嗎
“蓋房子還太早了點,那就先從修窯開始吧”
人家幫忙,秦軍肯定要投桃報李。
他賣耐火磚,劉長志要是組織建筑隊,那就從修磚瓦窯開始吧
至于以后要不要建磚窯,其實秦軍是鼓勵他也建幾座。
誰說建筑隊的包工頭,就不能做原材料供應商
第二天一大早,土場那邊就變得十分熱鬧。
經過昨天一天的發酵,今天過來的人更多。
這些人的主觀能動性還真是高,沒有秦軍,一些稍微懂行的人,也已經開始工作。
他們在確定揉好的黃土收水后,就將黃土收攏成堆。
這些泥如果用不了,下午就要用塑料薄膜覆蓋,防止水分蒸發。
但是制作磚胚的工人,要是很多,就沒這個必要。
現在做磚的人就很多,可以說是弄多少泥,就可以用多少。
接下來的工作也不難做,就是將揉好的泥,全部做成磚胚。
如果是家庭作坊,做的速度慢,就必須要在一個星期內做完。
要不然,泥土水分蒸發后,就不能使用了。
做磚胚,也就是做生磚,這是未燒制前的磚。
做磚的主要工具有磚盒子、鋼絲弓、墊板,幾樣工具需要相互配合使用。
磚盒子是做磚的模具,使用時將磚盒子放在操作平臺上。
盒子底下放上墊板,用鋼絲弓切割一塊泥胚。
雙手將泥胚抓在手上高高舉起,用力砸入磚盒子里面。
再用鋼絲弓,將磚盒子表面多余的泥坯割掉。
磚盒子中間需要留有一條縫隙,可以用鋼絲弓順著縫隙切割一遍,將整塊磚一分為二。
然后再雙手合力,把墊板與磚盒子,一同運到盛放生磚的架子上整齊擺放。
接著再用右手,將磚盒子側面的鎖扣解開,松開夾板,取出磚盒子。
這樣一次性兩塊生磚,就算是做好了。
接下來的時間,就是等待它自然風干。
這就是做磚胚,只要看兩遍,就會感覺沒有什么難度。
這就是個熟能生巧的活,只要不傻,一天怎么也學會了。
也是因為工藝太簡單,秦軍才沒有想著壟斷技術。
畢竟做這個也算是力氣活,如果人太少,也做不了多少。
他總不能跟一些小型家庭作坊一樣,和一次泥,需要用一星期才能全部做成磚胚吧
如果這樣,還真能阻止一些人,快速學會制磚。
但是這么做有什么用終歸是會技術泛濫的。
所以秦軍從來沒有想著藏著掖著,只要有人愿意學,他就愿意教,而且教的十分認真。
不止是磚,瓦也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