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虛山,共分外山,內山和后山三部分。
外山,是外門弟子生活,修行,上課的地方。
內山,是內門弟子,教習,長老修行起居的地方。
后山,則是副掌門,掌門,以及各位宗門老祖的洞府所在。
后山之中,也包括一些宗門祖墳,祠堂牌位,和絕密禁地等區域。
一般來說,外門弟子,是不允許進內山的,更別說后山了。
不過墨畫特殊。
為了低調保密,不受各方勢力凱和干擾,墨畫現在養傷住的地方,是荀老先生身為宗門老祖的后山洞府。
而他要去的地方,是內山藏經閣,同樣是內山的重地,
當然,墨畫也不可能真的「無法無天」,到處亂逛。
他從后山去藏經閣,往返的路徑,是被荀老先生指定好了的。
藏經閣,后山洞府,加上一條山路。
真的是「兩點一線」。
既是怕墨畫「失蹤」,也是為了提防他好奇心作祟,在后山到處亂跑,又不知惹下什么禍來。
荀老先生不給墨畫鉆一點空子。
原本真打算「四處逛逛」的墨畫,也就死心了。
他心里有點可惜。
當然,學習大荒古文,才是最要緊的事,逛后山這種事,今后早晚有機會的,不急于一時。
內山的藏經閣,是內門的道統典庫。
這是真正的,太虛門內部的核心傳承。
整座藏經閣,與外山的比起來,不僅規模更大,歷史更悠久,藏錄的傳承,也更是豐富無比。
而且品階,大多都是三品以上。
數不盡的藏書,古卷,玉簡,圖錄,堆疊成墻,四壁宏偉,一眼望不到底。
墨畫心中驚嘆,也算是親自體會到了,太虛門真正的「修道底蘊」
只不過,這些他都沒資格看。
他只能看大荒古文相關的文獻。
墨畫謹記荀老先生的吩附,只在這些卷浩繁的藏書里,去找與大荒古文相關的文獻記載。
找到之后,墨畫就一一記下,然后去找內門的藏經閣長老,登記借閱。
大荒古文,信屈鰲牙,晦澀抽象。
太虛門傳承悠久,有古宗門遺澤,內山的藏經閣里,的確收錄了不少,有關大荒古文的記載,還有一些破譯的文獻。
只不過,這些文獻比較繁雜。
而且有關古文的注釋,出自不同前輩修士之手,各人理解不同,釋義也會有出入。
墨畫只能耐著性子,一一記錄,仔細比對,然后再結合自己的理解,慢慢學習并領悟這個過程,比較漫長而且費神。
好在墨畫是陣師,他平日里學的,看的,練的,是比這些文字還要復雜晦澀的陣紋。
因此,研究這類古文,對墨畫而言,反倒另有一番趣味。
就這樣,墨畫靜下心來,慢慢學,慢慢悟,過了大概半個月,總算初窺門徑,磕磕絆絆地破譯出了骨簡之上,第一行大荒古文。
墨畫只看一眼,瞳孔便猛然一縮。
時至此刻,他終于知道,自己尋覓許久的,到底是一副什么樣的古陣法。
邪神骨簡,大荒古文之上,記載著一個極兇戾的陣法:
「二品二十四紋,蠻荒古絕陣——」
「十二經饕餮靈骸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