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弗蘭茨的詢問才知道,被放走的酋長們并沒有履行自己的諾言,他們利用幫助修建港口的機會,意圖將留守多哥的奧地利的軍隊一網打盡。
當然這些土著先遣部隊帶著隨身武器混入的企圖被奧地利士兵一下就識破了,于是乎躲在后面觀察的酋長們索性露出了本來面目,他們直接派出大部隊,試圖以兵力上的優勢沖破奧地利人的防守。
只不過那些沒有親身體驗經歷的土著們,對艦炮的恐怖一無所知,在八艘戰列艦的炮火洗禮之中,實心鐵球滿天飛舞,所過之處一片血肉模糊。
更好笑的是那些土著居然沒有選擇逃走,而是直接獻上他們酋長的頭顱投降了。到此為止,多哥南部的七個部落已全部投降,而且他們一致要求由一位白人作他們的酋長。
“戰場投敵”弗里德里希覺得十分荒謬。
“不這叫戰場起義,更準確的講,是棄暗投明。”弗蘭茨更正道。
“那這碼頭都是土著人造的”弗里德里希有些難以置信。
“是的,弗里德里希大公。莫里森上校監督那些土著人建造的。”負責留守的帕里什上尉說道。
“這工程質量還是可以的嘛,好吧,看在你工作認真的份上,莫里森,你就留下來給他們當酋長好了。”弗里德里希半開玩笑地說道。
莫里森在大學學習的專業是建筑,但是他的父親希望自己的次子未來能有更好的前途,所以便將他送去了海軍。
莫里森是個典型的奧地利人,那就是不務正業。一個不想當酋長的海軍上校,不是一個好建筑師。
這幫人的天賦都是亂點的,就像陸權國的奧地利從來不缺乏海戰天才。內河水軍暴打橫行歐洲的巴巴里海盜,正規騎士團打不過胡思起義的農民。
“好的,弗里德里希大公,我會按照您的命令,將這里建設成西非最好的港口”莫里森十分莊重地向弗里德里希敬了一個軍禮。
“我”弗里德里希可不想接這么一口天大的鍋,不過他的話被弗蘭茨打斷了。
“恭喜你,莫里森先生。您終于找到了您愿意為之奉獻一生的事業。”
“我會用我的行動來證明,您的決定沒有錯。”莫里森再次鄭重地發誓。
“幕后主使查出來了嗎”弗蘭茨其實挺好奇,到底是誰在后面搗鬼。
莫里森和帕里什搖了搖頭,那些土著人根本說不清,只知道這次襲擊是之前那些酋長們商量好的。
不過那場大戰之中,知道秘密的人幾乎都死光了,后來為了清除那些酋長留下來的影響力,又將曾經擁護過他們的人都釘死在了十字架上。
多哥南部的部落都很弱小,長年的捕奴戰爭,再加上最近的幾次大戰,整個多哥南部的土著人口已經不到五萬人了。
多哥的保護協議完成之后,弗蘭茨的這次西非之行也算是圓滿結束了。
如果一切順利,六個月之后,奧地利就能收到第一批來自殖民地的棉花了。
棉花的重要性,其實遠超大多數人的想象。
棉花不只支撐著這個時代的紡織業,今后在醫療,軍事領域,民生領域都會有著無可估量的作用。
這一時期的紡織業已然成了最重要的工業,一個國家加工棉花的多少,直接可以體現出那個國家的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