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幸運的是他們不需要學習德語,意思就是即便是他們想學也沒有人教。通常來說繁重的體力勞動也很難讓人生出別的心思。
夏威夷群島上糧食倒是充足,勞工可以吃飽飯算是比較好的一點,至于島上的咖啡和糖這種經濟作物他們就別想了。
總之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有著充足的陽光和潔白的沙灘的夏威夷群島,此時不過是一個農業基地而已。
然而即便是這個在弗蘭茨看來暗無天日的地獄中,日本勞工們也十分開心,尤其是鞭子落下的那一刻他們更是找到了家鄉的感覺。
夏威夷的待遇可比他們在老家時好多了,干多少活就能吃多少飯,想起過去怎么干都吃不飽的日子他們幾乎要感動得哭了。
夏威夷殖民地的官員也很喜歡這些勞工,因為相比永遠一副懶洋洋樣子又什么都學不會的本地土著,日本勞工的態度和工作效率都得到了肯定。
雖然弗蘭茨并沒有要求夏威夷地區的官員教授日本勞工德語,但是后者卻提出了主動學習,這種精神確實打動了一部分理想主義者。
實際上弗蘭茨的計劃中,日本勞工還能得到一份工資,后者可以用這些錢從殖民地政府手中購買商品。
弗蘭茨更希望用這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來吸引一小部分聰明人來學習德語,這樣比較有利于培養工賊,制造其內部對立情緒。
不過這筆錢都被殖民地的官員們貪污了,而有些工賊是不需要培養的,這些人本就懂荷蘭語,一下船就開始爭搶起工頭的職位來。
由于報名的日奸太多,夏威夷總督不得不搞一場真劍比武才能決定人選,畢竟當工頭也是需要武力的。
相比加利福尼亞和夏威夷的勞工,前往尼加拉瓜的日本勞工的日子就要艱難得多。
開鑿運河在歷史上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兒,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隋朝二世而亡;吳王夫差開邯溝,國滅身死;元世祖忽必烈開惠水,國力急轉直下
惠水指惠通河和通惠河。
由此可見開鑿運河絕對是高危行業,不過隋煬帝也因為大運河被抬進了網廟成為了“十哲”之一;吳王夫差更是春秋五霸;忽必烈至少沒有亡國
歷史上開通蘇尹士運河12萬埃及勞工殞命,巴拿馬運河3萬人永遠沒法回到家鄉。
實際上巴拿馬運河修了兩次,但是法國人的那次具體死亡數字已經無法考證,美國又對死亡數字始終有所保留。
不過按照后世人統計的外來人口墓碑計算,實際死亡人數應該在七萬人左右。
此時的巴拿馬仍然屬于大哥倫比亞共和國,而且英、法、美都在盯著這一區域,所以奧地利是不可能取得巴拿馬運河的修筑權的。
至于占領巴拿馬那就更別想了,列強們都不是傻子,任何冒失的舉動都可能成為被人聯合圍剿的理由。
哪怕是能開掛一般的拿下此地,列強們也會利用自身的影響力沒完沒了地下絆子。
歷史上法國人就是吃了老大一個悶虧,流著淚離開的巴拿馬。如果不是一戰的到來,美國人也未必能將這條小河溝握緊,實際上一戰剛剛結束不久,巴拿馬運河就對國際開放了。
巴拿馬運河813公里,蘇尹士運河173公里,不過此時的技術水平相對較低,弗蘭茨覺得每公里一千人是一個比較保守的數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