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倫敦。
約翰·羅素和他的輝格黨并沒有能完成民眾和政府的期待,所以不出意外地在選舉中失敗了。
約翰·羅素始終懷疑很多事情都和帕麥斯頓有關,雖然他沒有確鑿的證據,但依然可以用手中的權力將一個不那么成功的外交官派到世界的另一端。
帕麥斯頓也很郁悶,他也不知道自己究竟是哪里得罪首相大人,哪怕他抱上了阿爾伯特親王這條大腿也只能做個黑手套。
此時帕麥斯頓更是被約翰·羅素發配到了新西蘭...
新西蘭在英國人心中可不是什么好地方,雖然都是殖民地,但其他地區的土著可沒有吃人的愛好,而新西蘭土著卻因喜歡吃人而聞名。
但也正因為新西蘭土著的這種野蠻行為沒有讓他們和隔壁的澳洲土著一樣遭受滅絕的命運。
此時的新西蘭可以說是無聊的緊,只有一群熱衷于開墾土地的農民和咩咩叫的羊群。
帕麥斯頓不喜歡這種體面的流放生活,百無聊賴的他只能買來一些兔子,以供時常狩獵休閑。
不過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太久,此時的新西蘭有六萬英國人,十萬毛利人,但是英國人通過持續的巧取豪奪和各種土地協議已經獲得了新西蘭島上80%的土地。
直到此時毛利人才后知后覺地發現土地原來并不是無限的,覺得上當了的他們想要拿回自己的土地。
一切的根源在于1840年的《懷唐伊條約》:
1、毛利人各酋長讓出其領土主權,凡島上出生者,均受英國法律管轄。
2.保證新西蘭各部落酋長的土地、森林、漁場及其他財產不受侵犯;如出售土地,應優先出售給英國女王。
3.許諾毛利人可得到英國女王的保護,并可享有“英國國民所享有的一切權利和特權”。
這在英國人眼中沒什么,這種類似的條約他們簽過不少。
之后到來的英國移民也是按照傳統開始購買或者搶占土地,比如一位傳教士就曾以2500英鎊的價格購買了105萬公頃的土地。
雖然聽上去比明搶都夸張,但雙方在自愿的條件下簽訂條約在英國人看來就是有效的。
然而在毛利人的傳統中,土地不屬于財產,而是遺產,是饋贈無法被交易。
同樣英國人所謂的主權,在毛利人看來只是治理權。再加上文化和經濟上的沖突,毛利人普遍覺得自己遭到了欺騙。
帕麥斯頓看完簡報冷哼一聲,他不用想也知道毛利人肯定過得很差,甚至被邊緣化,而地方總督起初對其視而不見,等到毛利人被逼急了又束手無策。
“什么狗屁欺騙。不過是一群過得不如意的家伙想要用暴力的方式為自己爭得利益而已。”
事實上和帕麥斯頓估計的差不多,被邊緣化的毛利人心有不甘,再加上他們本就是未被征服的民族,所以自然不會逆來順受。
當然當地的總督喬治·格雷也確實低估了毛利人,在喬治·格雷看來毛利人不過是一個處在部落時代的民族,全島幾百個部落,他們的聲音根本統一不起來。
哪怕是出了天降猛男,毛利人想要統一也要先在內部打上一架。英國殖民者正好可以借著這個機會就像消滅塔斯馬尼亞人一樣消滅毛利人。
(曾經的塔斯馬尼亞人有將近70萬要比毛利人多得多。)
然而讓喬治·格雷始料未及的是,毛利民族的天降猛男雖然長得五大三粗,但卻是嘴遁專精。
這位猛男靠著一張嘴說服了大多數酋長,遇到個別不愿意反抗英國人的酋長,他就躺在人家家門口,跟人同吃同住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意見。
這位天降猛男就用這樣有點無賴,甚至無厘頭的方式將毛利人捏合在了一起。
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英國佬不當人,毛利人有各自為政的傳統確實不假,但英國人的行為已經無差別的侵犯到了他們所有人的利益,對方會聯合起來也不稀奇。
很顯然喬治·格雷在非洲的經驗,放在其他地方都派不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