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也納,美泉宮。
弗蘭茨剛剛回來就收到了一個好消息,奧爾加的第二個孩子順利出生了。
“是個男孩,陛下。”
梅麗莎醫生說道。
弗蘭茨接過孩子看了看,感覺似乎比小卡爾剛出生時大了一圈。
弗蘭茨的長子卡爾·奧古斯都出生時只有不到三公斤,而小卡爾的弟弟出生便有將近五公斤。
弗蘭茨其實是反對奧爾加繼續生育的,畢竟在這個時代高齡產婦生孩子實在不太安全,而且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
好在是母子平安,只不過俄國女性過了三十歲之后,再配上維也納的高糖、高油、高脂肪飲食,也難怪這小家伙這么壯碩。
弗蘭茨的第二個孩子出生儀式依然隆重,不過陣容卻不那么齊整。沒法子,畢竟長子已經出生,很多東西已經沒了懸念,關注度自然也就會有所下降。
“小家伙兒起名字了嗎?”
弗蘭茨問道。
“還沒有,陛下。”
弗蘭茨轉頭看向奧爾加。
“親愛的,你來吧。”
“好的!那就叫...”
奧爾加剛要說就被弗蘭茨打斷道。
“別叫彼得,一切好說。”
弗蘭茨不太喜歡這個毛味兒太重的名字。
“那就叫亞歷山大吧。”
于是乎弗蘭茨和奧爾加的第二個孩子亞歷山大就此誕生。
其實亞歷山大這個名字在哈布斯堡家族也屬于比較不幸的一類,畢竟上一位叫亞歷山大的大公沉迷于開發煙花,然后在一次事故中他的生命也如煙花一般逝去。
不過他最起碼走的十分絢爛,并且為奧地利帝國的煙花發展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
然而由于皇后奧爾加是個俄國人,尤其是她的兄長就叫亞歷山大,按照傳統她確實有這個權利,所以大家對這個名字還是很寬容的。
弗蘭茨的長子卡爾·奧古斯都還在一旁愣愣地看著,他對弗蘭茨這個父親有些陌生,畢竟他一直都生活在兒童室里,而弗蘭茨很少有時間去主動看望他。
其實這與皇室的傳統有關,皇帝和皇后應該各司其職,而不該在私事上浪費太多時間。
在歐洲的上流社會中將子女交給專業的人照料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表明家庭有能力負擔昂貴的專業服務。
同時也是為了鍛煉子女,自幼培養其紀律性和自律性,并減少情感依賴。
歷史上索菲夫人和茜茜公主之所以能從小照料弗蘭茨的子女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皇室的衰落和傳承的斷代,以及皇帝個人的縱容。
前任皇帝斐迪南一世根本不具備傳承這些禮數和知識的能力,更不可能去維護它。于是乎規矩也就沒人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