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天演論流傳
兩人在山路上走了一陣,眼前終于出現一處小小道觀。
楊定見對李贄說道“先生,那就是延真觀了,今日來聽講的學生都已在觀中等候。”
李贄看著道觀,突然對楊定見說道“遠遠望去倒像是我剛到芝佛寺那天所見”
楊定見一下默然。
李贄卻是自嘲笑起來“我性本柔順,學貴忍辱,人家來殺我,我就去挨刀,人家來打我,我就去挨拳,人家來罵我,我就去挨訓,只知進就,不知退去,本以為堂堂正正公道自在人心,怎么會落到今日地步”
“先生”楊定見幾乎流淚,因為世上沒有幾人能理解此時李贄的委屈。
李贄離開湖北不久太監陳奉就造出了湖廣民變。
而在這場風波中,驅趕李贄的馮應京卻是湖廣少數敢于直接和陳奉對抗的官員陳奉在食物里放釘子想要暗殺的那個。
此時馮應京已經被陳奉誣陷抓入錦衣衛治罪,受盡刑罰也不愿屈服,清名揚于天下。
馮應京并非壞人,他驅趕李贄時自以為是在保衛名教。
而被他驅趕的李贄明明與民變無關,卻是無端又添一條罪名。
連湖廣普通百姓都覺得既然馮應京是好官那么被他驅趕的李贄就一定是個罪大惡極之徒,對他大加辱罵,根本不會去了解李贄其實只是個寫文章的老頭而已。
李贄百口莫辯,他并沒有做什么錯事,但是卻被全天下不容。
回想這幾十年,每一個收留他的朋友都備受指責,每一次他想離去,卻到哪里都是人人喊打。
他七十多歲的人了,還是孑然一身,居無定所,想要到寺院養老送終,不想卻害得整個寺院的僧人都流離失所,古剎付之一炬。
李贄年輕的時候哪怕被天下斥責也不以為意,那時他只覺得自己說的都是真正道理,是別人罵不倒的。
可是現在他已經堅持幾十年了,所獲得的罵名只有越來越重。
經過芝佛寺之事,李贄終于生出離去之心。
楊定見連忙勸說師父“世人誤解不知先生之心,但只要和先生相談過的,便知先生之光明磊落。”
李贄笑而不語。
他也總是懷疑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錯了,但卻又不知道究竟哪里錯了。
他太老了,不想再堅持下去。
兩人緩步走進道觀,聽說李贄要在道觀中講學,附近的讀書人已經來了十幾個,本以為他們會吵鬧的談論,可是靠近準備講學的偏殿時卻發現大多數人都老實,坐在位置上,只有當中一個讀書人正在激情洋溢的讀著文章,整個大殿之中都傳著他的聲音
“雖然,天運變矣,而有不變者行乎其中。不變惟何是名天演。以天演為體,而其用有二曰物競,曰天擇。此萬物莫不然物競者,物爭自存也建陽曰“天擇者,存其最宜者也。”夫物既爭存矣,而天又從其爭之后而擇之一爭一擇,而變化之事出矣”
李贄站在店門外聽了一會兒,漸漸陷入沉思,半晌后他抬頭問身邊楊定見“這是誰人所作之文章”
楊定見介紹說“此乃半月之前衢州包山文會上傳出來的雄文,據說乃是福建王建陽所作。”
“葡萄牙國史的作者王建陽”李贄點點頭,“這篇文章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