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憲成一皺眉頭“細細講來。”
薛敷教掏出一封信交給顧憲成“兵科給事中王子醇因上疏言立儲之事被杖責革職;天子親許立儲;存之先生一個弟子為抗議稅監仗義執言,竟被州府拿去。”
王文龍還在思考這是哪個歷史事件,就見身旁的顧憲成一下站起,臉色巨變,搶過書信仔細觀看。
半天之后,王文龍終于弄清現在發生的事情。
時間來到萬歷二十八年的五月,李化龍在播州連戰連捷,眼看楊應龍之亂就將平息。
同時朝鮮的情況已經穩定,剛經戰亂的朝鮮根本無法負擔大明眾多的駐軍,所以除應朝鮮要求留下水兵八千人幫助守衛海疆之外,大明的軍隊全都開始撤出朝鮮。
眼看仗就要打完了,文官和皇權又開始爭斗。
今年的年景依舊不好,萬般有罪罪在朕躬,天變自然成為朝臣攻擊皇帝和稅監的武器。
萬歷已經兩次修身反省主持祈禱,現在又開始討論秋季停刑之事,希望平息天怨,當然沒有效果。
于是工科給事中王德王開了第一槍,直接將旱災發生的原因歸咎為萬歷的稅監制度,認為皇帝主持的修身反省都是“文而不實”,號召“將各省黷貨之使一旦撤回,則修省以實不以文,何旱災不穰哉”
萬歷皇帝還真干了,稅監不舍得撤,但宣布減免田賦。
小冰河期又不是萬歷減免田賦就可以避免的,萬歷和地球各干各的,該旱繼續旱。
于是王德完繼續約人上疏老天爺還是不滿意啊,說明你不光要撤稅監,還要及早立儲才能解決。
一次二次的這么干,萬歷是真怒了,這貨大概有點逆反性格,以前臣子說立儲之事,他生氣也就生氣,但遠沒有這么氣焰囂張,這回卻是動了真火,直接下令將王德王庭杖一百,革職還鄉。
王德完這是標準的騙廷杖行為,然后滿朝文官都收到戰斗指令,于是爭相上疏拯救王德完。
萬歷這時也疲了,終于回復諸臣你們是為了皇長子還是為了王德完如果是為了皇長子,那就不要惹我,如果是一定要救王德完,“則再遲冊立一歲”
此言一出,天下震驚。
雖然是這么戲劇化的方式,但是皇帝終于親口說出將立皇長子的許諾,簡直感天動地。
滿朝大臣瞬間都不說話,以看烈士的目光目送王德完被拖去打了一百庭杖。
這廝體格不錯,沒死,心滿意足還鄉去了。
然而眾臣怎么可能放過萬歷
王文龍看看身邊的顧憲成滿臉興奮就知道這貨現在的想法肯定是“上疏有效果了,加大力度”
果然顧憲成滿臉欣喜地讀完書信,扭頭就對薛敷教說“快些召集眾人,準備去學臺和太守處請愿”
情景代入的話,換誰坐萬歷的位置可能都會討厭這群文人,這些人打蛇隨棍上,萬歷不退還好,只要退一步絕對是更多人追上去提出自己要求。
接著顧憲成又盛情邀請王文龍躬逢其盛。
王文龍也不介意參與,因為他記憶之中這次對萬歷的大勸誡朝堂之中齊、楚、浙、東林黨全部參與。
誰叫萬歷倒霉遇上天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