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退一步口頭答應立儲就說明他也心虛,只要天變不解決,眾清流就有決心讓他退第二步。
一方聯絡當天下午,無錫的一眾讀書人就氣勢洶洶乘船北上。
領頭人物自然是江南士林仰望的顧憲成和高攀龍,王文龍湊在里頭根本不顯眼。
東林黨雖還未成型,但是此時的東林八君子已經有權、有背景、有名望,船到常州府,碼頭之上就已經按照到達人數準備好車馬轎子。
各位舉人相公、秀才老爺紛紛上車上轎,一條龍般就向著常州府衙而去。
常州府的公人根本不敢攔,站在一旁幫助讀書人維持秩序,將看熱鬧的百姓隔開,把大街中心讓給他們。
顧憲成走到眾人面前,沖著八字門墻痛聲疾呼“近日奏章,凡涉及礦稅之事天子悉置之不理,天變如此,此宗社存亡所關,一旦眾叛土崩,小民皆為敵國,屆時該當如何”
顧憲成大吼了幾聲,在場讀書人皆為附和,那表現是真好,王文龍旁邊一個中年舉人老爺剛才還在和王文龍談話,這時挽起袖子干活干活,跟著喊了兩句之后便開始念詩、扯頭發痛哭。
還有人沖到衙門的登聞鼓前,將自己寫好的文章貼在上面,然后拼命用手拍打。
別說,這些人一鬧起來,瞬間將當場情緒宣揚到高點。
旁邊看的百姓不知道什么國家大事,就知道自己日子越來越難過,眼看著天不下雨,這些讀書老爺說是因為皇帝不作為的關系,想來也不會錯,于是干脆也跟著一起嚷嚷。
這群東林黨人敢這么作就是摸準了常州知府不敢動他們。
東林黨的背景是江南的士商階級,東林君子三大主張開放言路,多聽讀書人聲音;撤去稅監;減少對商業的干預,全都有利于江南的仕商階級。
東林黨人在江南的講學早就獲得江南一眾人物支持,誰要敢動顧憲成,別說無數江南大人物會來救,就是普通的江南百姓也會上去拼命。
后來閹黨和東林黨斗爭之時就能見識到江南百姓對于東林人物的支持,五人墓碑記讀過吧,里頭的描寫就是最典型案例,閹黨要抓張溥,直接能鬧成民變。
太監帶著騎兵做保護都沒用,大批百姓直接將騎兵拖下馬打死。
這些百姓的思想就是長期在江南的環境之中浸淫出來的直白的認同東林黨人宣傳的少收商業稅、撤走太監可以讓他們自己的生活過得更好。
他們才不會管江南的商稅收了之后可以送去北方抗擊后金,可以送去西北穩定邊疆,一時不交錢,雖然日子能過得更好,但是等清兵南下可就完了。
而東林黨人一些是真不知道,一些是為了獲得江南百姓的支持,哪怕知道也不跟百姓講這些大道理。
前者是蠢,后者是壞。
后來這些清流的做法是我上疏罵兩句那些北方的兵不就能打敗后金了嗎我罵的可用力了挨了我的罵,居然還想要我的錢,哪里有這樣好的事情
顧憲成大喊了半天,等他表演完畢,常州的學政終于從府衙之中走出來。
他一臉恭敬的沖顧憲成拱拱手“涇陽先生大義,請帶吳中名士同入府衙商議”
王平保站在王文龍身旁,看見顧憲成昂首挺胸震懾住官員,讓當官的都只能對他行禮,瞬間對顧憲成滿臉崇拜,作為百姓王平保也和旁人一樣只把顧憲成當成真正大義凜然的名士。
而看著這抽象的場面,王文龍實在不知該怎么吐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