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葉成學參與寫天演論就讓他被老爹葉向高給罵的不輕,而這一回帶王文龍去常州,葉成學是好意,但這次他肯定回去又得挨老爹的罵。
葉成學此時已經當官,雖然他那個尚寶司丞去干不去干都沒事,但行事謹慎許多,卻沒想到自己只是從中做個中介都會招來霉運。
聽著葉成學的話王文龍哈哈大笑。
“汝習難道要我做逆心之言哉”
葉成學也是看過國富論底稿的,早在王文龍和薛敷教表達自己觀點的時候,其實他就明白了王文龍的意思,思索一番只能點頭。
他又提醒王文龍說“建陽這些建議要實行只怕千難萬難。”
王文龍點頭同意“但話總要說吧。”
這上書之中的內容會不會被執行,王文龍根本就不抱希望。
這三條辦法說來簡單,但實際上想要完成任何一條都肯定要經過相當長的斗爭,十年之內恐怕都看不到曙光。
關鍵是萬歷的性格太完蛋了。
萬歷是享受型人格,撈了錢目的是自己花,不像徐光啟是創業型人格,撈錢的目的是掙更多錢,只有像徐光啟這樣的人才可能為了掙更多錢所以去冒險,萬歷則只會選最輕松的道路。
萬歷那貨連和文官斗都沒興趣,王文龍根本不奢望他能夠,有雄心壯志開拓這樣龐大的事業。
但是總要有人首倡其義,而想來想去王文龍感覺也沒有比在這次常州會講更好的機會了。
會講之后常州的熱烈議論起碼證明這次之后這些道理能被常州仕商討論起來,余波能有多遠王文龍也無法掌控。
事實上王文龍比較悲觀,畢竟他知道這一次各地的上疏萬歷將會全部不管,甚至萬歷在年底還再次出手,將得罪稅監太監的地方官整倒一批。
王文龍覺得自己這次引起風波就將截止于此這時的王文龍覺得這次他的上書能不能被萬歷看見都是個問題,也根本就沒有多想萬歷真看到這篇文章能造成怎樣結果。
袁無涯在參加完吳山文會之后不久就去了河南,一方面是去看望李贄,另一方面則是想去看看甲骨文的挖掘情況,再探聽一下王驥德有沒有寫出什么新曲譜,這兩者都可以出幾本好書。
離開蘇州之前,王文龍用小半個月時間閉關突擊終于寫完了國富論底稿。
袁無涯還在河南逗留,但王文龍早和袁無涯說好了國富論出版的事宜,于是便將稿子留在徐樹丕家中,請他在袁無涯回到蘇州時將書稿送給他。
萬歷二十八年六月末,就在歐陽東鳳把王文龍的文章遞上京師的時候,王文龍也帶著席浪仙離開蘇州。
這一年的夏天極其炎熱,說是赤地千里也不為過。
好在去年推行新作物有所成就,今年入夏之前,福建各地都試種南瓜紅薯,紅薯粉有了銷路之后,一些地方官也捏著鼻子認了薯農將賣紅薯粉所得的錢財用于糧稅的辦法。
雖然紅薯和南瓜的種植面積遠遠沒有達到前世福建的規模,但是總是有比沒有好。
七月,王文龍頂著酷暑回到福州,一進入籌備中的旬報報社,鄧志謨就領著一個留著小胡須的年輕人走來“建陽,我給你介紹旬報時事版編輯。”
王文龍見到這人就是眼前一亮,驚喜道“莫非紹和先生有心加入旬報”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