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宜修的父親沈珫看著他這樣子心中好笑。
而沈璟看到這場景卻瞬間就皺起眉來,他給王文龍敲邊鼓都敲兩年了,沈宜修還這里沒開口,現在看模樣卻是有要來挖墻腳的
沈璟可不愿意對不起王文龍。
這時葉紹袁已經開始跟沈宜修寒暄,只不過沈宜修明顯不喜歡如此幼稚的男孩子,有一搭沒一搭的回答。
沈璟拉著沈珫走到一邊
“三弟呀,我說的那王文龍之事”
沈珫笑著說道“我已然說過,宜修幼年時我就外出求官,負她極多,她要找何等樣男子還是要由她決定。”
“照此說來,不要辦了,”沈璟一攤手,“你們也沒見過王文龍,如何知道他是什么人,又談何決定”
天可憐見,敲了兩年邊鼓沈璟這老頭終于意識到自己傳達出來的王文龍形象似乎和真實之中的王文龍有些許差別。
沈珫點點頭“我這幾日也正要去福建,不如到時見了王文龍再說”
沈璟看著遠處正在沈宜修面前笑靨如花的葉紹袁已經不抱什么希望,點頭說道“三弟見過真人就知王文龍人物。”
原本沈璟已經覺得這樁事情要吹了,但幾天之后沈珫上船時沈宜修卻也跟著上船。
沈宜修是被葉紹袁騷擾的不行,想要借口跟爹爹一起去南邊討些清靜。
葉紹袁大概想不到沈宜修原本是會和他成為一對賢伉儷的如果不是他主動上門糾纏,沈宜修根本沒有機會南下遇見王文龍。
船入浙江,沈珫在船上看著兩岸景色,叫沈宜修出來,父女之間難得的敘敘親情。
在后世歷史上,沈珫的記載在沈家之中并不算太出色,他的大哥沈璟,兒子沈自徵,甚至女兒沈宜修都比他更有名。
但沈珫也并不是無名之輩,出生松陵沈氏,沈珫的眼光是有的,比如在鳳陽府教授、南京國子監學正位置上蹉跎了幾年后,他如今就找到了一個升官的路子,攀附上了一新興勢力東林黨。
經由東林黨幫助,沈珫也終于脫離了學道官行列,今年剛剛當上刑部主事。
大明的各部一般都是四個司,但刑部工作比較繁忙,所以分成了十三個司,分管大明十三省的卷宗。沈珫當上的就是福建司的主事。
刑部主事,原本只要到京城去工作就好,但萬歷朝情況特別此時候補進士很多,想當官的人也很多,可是有了官員缺額萬歷就是不批。
原本各省的卷宗督察院尋道御史到全國巡視的時候就會順便帶回京城,可是尋道御史作為言官在前兩年爭國本事件中頻繁上疏,到各地去了解情況時又經常上疏反映稅監問題,萬歷一生氣就把人罷官,罷了又不補,這幾年稅監問題又太嚴重,導致尋道御史的損失特別慘重。
原本督察院的尋道御史員額一百余人,到萬歷三十年已經只剩下二十幾個,二十幾人要巡全國十三個省,一年能有五個回到京城就算不錯。
他們想象不到此時的情況還算好的,歷史上到萬歷三十五年那才叫慘,歷史記載當時全國尋道御史就剩五個人,五個人巡全國十三個省,最慘的巡道御史一巡就巡了六年。要知道明代一屆京察也就六年,這位倒楣的仁兄等于上任就出差,直接出滿了一個任期,說是京官,但基本沒回過京城,六年任期都在馬車和驛站中度過。
所以沈珫從南京國子監調去當刑部福建司主事,第一時間就決定先從南京到福建去把卷宗拿了再去京城比巡道御史把卷宗帶回去更快。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