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德堂這時也印出了第一批民族國家論,姚旅的文章恰好給書籍做了廣告,第一批兩千本書中居然有兩百多本被人賣到了海外去,甚至連安南國的人都來買。
民族國家論這本書等待發酵的同時,王文龍在南京國子監講的文字斷代學講稿也已經被和尚書古文疏證整理在一起正式傳入了京城。
許孚遠看到尚書古文疏證之后驚為天人,于是寫信將此書推薦給自己的幾個弟子。
許孚遠的弟子丁元薦是萬歷十四年進士,四年前他和首輔王錫爵對杠,斗敗,于是很快在京察之中被座個“浮躁”的評語,罷官回家。
丁元薦在家中自然也不閑著,投身到東林黨之中,現在已經是東林大佬。
收到許孚遠的信時丁元薦正準備為東林黨上京城活動,于是將師父的信以及師父送來的尚書古文疏證放在行李之中一起帶上京城。
丁元薦在經過南京之時又到岸上和國子監的官員互相唱和,宴席中得到友人贈送的一部文字斷代學講義藍印本。
刻板印刷在定稿之前有一個校勘階段,為了方便修正刻版,校勘階段的印刷不能使用難以擦除的黑色墨水,所以第一次校勘使用的是紅色墨水,印出的書籍版本字是紅色的,叫做紅印本。
第二次校勘用藍色墨水,出來的本子就叫藍印本,這種本子一般已經沒有低級錯誤,其實已經到達了出版標準。
印版的油墨是越刷越深的,一旦定稿之后上了黑色墨水,印版吸收黑墨就沒有辦法再印出淺色字體,所以每一批刻板完成之后精美的藍印本注定只有幾冊,因此也就有了珍藏性。
南京國子監的印書作坊有精工之名,所印藍印本常作為文人之間互相贈送的珍品。
送書之人極力推薦丁元薦看文字斷代學講義,丁元薦原本在師父書信中見到他對王文龍大加稱贊便對王文龍感到好奇,聽說這講義也是根據王文龍的講課所總結,心中對王文龍的思想更加有興趣。
于是接下來他在運河上無聊,便干脆拿出尚書古文疏證。
最開始他對這書也不至于太過重視,但是一讀之下卻是越發驚訝。
然后他又看了藍印本的文字斷代學講義,系統了解了王文龍用來考據古文尚書的科學方法,丁元薦再次心中震撼。
錢一本這樣的東林黨人都尊奉理學,普遍反對尚書古文疏證的,但丁元薦雖然也是東林黨大佬,卻對這兩本書萬分推崇。
因為尚書古文疏證的研究方法對于丁元薦這一派學者來說太舒服了,他實在不能違反本心。
丁元薦到了京城之后便將此書在京城文人之中廣做推薦。
他在推薦此書時還主動為王文龍辯解
“王建陽此書并非誹謗圣賢,乃是用考據之方法進一步研究圣賢文章的真義,去偽存真,去蕪存菁,此方法真開創一考據學派,之前研究此道之人皆不可比也”
顧憲成高攀龍等人自稱東林大佬,但是他們都已經辭官或是隱居,只能在幕后操縱。
此時東林黨臺面上有能力的官員中丁元薦的地位僅次于李三才之下,和于玉立同輩。
所以雖然他現在閑居在家,但是有心的都知道他背后有東林黨的支持,說不得哪天就又要從草莽之中一飛沖天的。
如此身份的丁元薦在京城之中推薦王文龍的這兩本書,自然引得眾人好奇,紛紛傳看,一時間引起熱烈討論。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