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皇帝心情已經有些不好,一聽再次皺眉道“你等所論雅非朕議,都是外面瞎傳。近來只見議論紛紛,以正為邪,以邪為正,一本論的還未及覽,又有一本辯的使朕應接不暇。朕如今張燈后,看字不甚分明,如何能一一遍覽這等殊不成個朝綱。”
眾大臣聞言面面相覷,沈一貫連忙救場道“這也是臣等才薄望輕,因鑒前人覆轍,一應事體上則稟皇上之獨斷,下則付外廷之公論,所以不敢擅自主張。時或圣上不言,臣等無處定奪,故而唐翰林有此建議,其實并無不敬之心。”
萬歷道“朕也知卿們是股肱之臣,朕既委任,卿們有何畏避列位還要替朕主張,任勞任怨,不要推諉。”
接著他又對唐文獻道“朕有時讀書,經筵進規多于正講,日講則正講多,進規少,你等多做正講。進規之事,少言”
唐文獻畢竟不是教學生,萬歷自己都點菜了,他哪敢再說話點頭不跌。
有兩人的吃虧打樣,接下來的講官也不好再發揮,日講進行了半上午時間,萬歷臉上早已經露出不感興趣的神色,一會兒咳嗽,一會兒擦拭。
眼看時間也已經到了日講中可以讓大臣下去咳嗽、禮容、準備吃午飯的時候,萬歷皇帝的心思早已不知飛到何處。
這時沈一貫突然開口道“圣上,今日所講的尚書與圣上往日所學有何不同”
萬歷皇帝笑笑,反正要到點才能下班,萬歷皇帝還挺喜歡同沈一貫說話,樂得在這兒東攀西扯浪費時間,他說“李卿解堯典旁征博引,又講入爾雅一段,朕之前未見的。”
“那是引宋人鄭樵爾雅注的說法,足見李侍郎見識的了。”
“對,朕還說哪里聽過,”萬歷笑道“這書我年少時也讀過,寫的的確是頗有見地,如今我若是不頭疼時,還要拿起來溫一兩遍的。”
“是以我等常說圣上好學的。”沈一貫連忙吹捧說。
兩人閑扯一通,眼看就要挨到萬歷可以下班的時間,他們雖然說的熱鬧,但是在座的眾臣卻是臉露慚色。
大家心中都知道萬歷皇帝難得有下一次日講了,這若傳到朝中,難免被人以為是他們今日參加日講的閣臣和講官做的不好,以至官員們失去這好不容易得來可以持續規勸萬歷皇帝的機會。
兩個講官壓力更大,日后朝中肯定有人會說是因為他們今天硬著頭皮規勸皇帝才使得皇帝對日講不再感興趣。
他們心中紛紛后悔今日不應該急于求成,覺得大可以拿一些有趣的話題吸引萬歷皇帝興趣。哪怕正講的內容不算多,但還留有以后再開講的機會。
這時沈一貫突然道“今日講說堯典乃是古文尚書經典,圣上年少時必然已自熟悉,卻不知圣上是否知曉近日在京中流傳一本奇書,其中以為古文尚書乃是偽作,而且列出了諸多證據。”
“什么”原本已準備下班的萬歷皇帝聽到這話卻瞬間感興趣起來。
他萬萬不相信自己從小,并且覺得十分有道理的古文尚書會是偽作,好奇問道“什么人敢發此等妄言這樣言論又如何有討論的價值”
沈一貫笑著說道“正因為他說的真切,許多內容被以為有道理,這才引起眾人討論不休。”
萬歷皇帝對于尚書十分熟悉,加上這些年的時間他對朝中這群文人士大夫也覺得厭煩,聽說居然有書可以反駁古文尚書,當下自然好奇,追問說道“首輔可曾讀過此書請試說幾條。”
眾大臣皆是無奈,他們都知道尚書古文疏證這本最近在京城之中掀起偌大風浪的書籍,若是可以,他們自然不愿意把這本內容有爭議的書籍拿到日講這種場合推薦給皇帝。
不過此時眾人明白沈一貫說起尚書古文疏證也是無奈的法子,若他再不講些古怪內容,萬歷皇帝對日講只怕再不會提起興趣,這個浪費機會的罪名最終將歸在他們所有今日參加日講大臣的身上。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