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希直以為天下有正統變統二種,唐虞三代及漢唐宋、本朝,其主有愛民之心,為正統,五胡十六國之君,因其主不可守正,故為變統,然而蒙元是正統是變統為此一討論,便是今日華夷之辯之濫觴。”
“如今王建陽民族國家論格局又超華夷之辯,一掃百多年間討論之窠臼,別開一篇章,日后當可稱為民族之辨矣。”
方希直就是方孝儒,這位在朱棣攻占京師后拒不投降、被凌遲處死、誅滅十族的大臣是明初絕對的文壇領袖,整個明代“華夷之辨”的討論起自方孝孺的老師宋濂,在方孝孺寫出文章之后日漸傳開。
民族國家論提出了一種比“華夷之辨”更有可行性的民族構建方式,而且理論詳細,見識遠超此時的其他民族主義作品,流傳到江南之后,自然很快就受到眾人追捧,各報紙都出現討論此書的文章,在府縣學中也經常有人為此書激烈討論,發表觀點。
而李如一所寫的文章在這些觀點之中是最出挑的,特別是他提出的“民族之辨”說法切中要害,居然不脛而走。
方孝孺的官方評價在朱棣死后就已經改變,此時更是已經被文人捧上神壇,雖然大明官方沒有追封他任何官位,但是方孝孺的牌位已經進入南京官方的表忠祠。此時民間對于方家后人極為照顧,嘉靖年間還出過松江府的文奸為了謀求名聲自稱是方孝孺后裔的事件,此子亂認祖宗,騙到許多士大夫的保舉推薦,后來還是被方家人察覺到問題告到官府才了結。
王文龍莫名其妙就被捧到和方孝孺一樣的地位。
甚至王文龍的民族國家論還傳出了山海關,建州女真之中通儒學的人常常關注大明關于“華夷之辨”的新文章,聽說了民族國家論后也想盡辦法弄到翻看。
女真人看了民族國家論后全都對王文龍大加稱贊。
就是稱贊,還是不遺余力的那種,甚至把王文龍引為知己。
這時李成梁的李家軍閥和建州女真正是你好我好的時候,努爾哈赤還當著大明的龍虎將軍呢,還沒有和大明撕破臉。
經常看明人文字的女真人知道在萬歷年間的大明只要提到少數民族基本上沒有啥好詞,就差直接把他們當成人形動物了,這常讓通儒學、向往得到大明名仕承認的女真人極為失落。
而王文龍在民族國家論中表示應該把他們都納入中華民族,這些女真人中的儒學家頓時覺得王文龍人還挺好的。至于此書之中似有似無的漢民族主體思想則直接被他們忽略了,比起那些叫嚷著華夷之辨的明人文章,王文龍的書中那味兒已經相當淡,女真的儒學家早就被罵習慣了。
大明是天朝上國,滿清入關之前注定是自認文化弱勢的。
建州女真中讀漢書的人,有不人都對大明心向往之。
至于其他的女真人怎么想他們不認識漢字,也根本不知道有這么本書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