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晝則見王文龍的家眷在遠處,此時眼前都是男子,于是他被馮夢龍說中也毫不臉紅“不吃花酒如何寫書”
袁無涯聞言一下生出書商本性,問道“文通近日又得了什么書”
葉晝則指指船上“昨夜舟中有感,我已開始注琵琶記。”
“文通做注一向好的”袁無涯聞言大喜,琵琶記是從元代開始就流行的民間戲曲,而且越演越豐富,到萬歷年間早已經是家傳戶誦。
他道“屆時文通的點評本還要給我出版,只要寫上你葉晝則的名字,沒有不發賣的。”
“給你出版不礙,”葉晝則聞言笑道,“只不過我想改一個筆名。”
袁無涯皺眉道“又改筆名”
葉晝則家里有錢的緊,寫書就是為了娛樂,沒有多少成名的念頭,后世人評價他行事詭異也由此而來。
別人點評出名之后自然會固定下一個筆名用來掙錢,但是此君經常出于自己興子就亂改筆名,他在后世流傳的筆名就有葉五葉、葉錦翁、梁無知、葉晝、葉晝則等等,這些還是被人知道的,他大概還有許多筆名根本不為后世人知。
王文龍好奇道“文通兄這次又要改什么名字”
葉晝則看向遠處的花船,笑道“昨夜采戰突生靈感,由此點評琵琶,我想著這次點評本出來之后,我筆名就叫葉不夜,方能記念此次紅粉大陣”
好嘛,后世有名的葉不夜原來是這么來的,王文龍也算長見識了。
眾人正要上船,突然就見到幾十個潑皮風風火火趕來,趁著時間還早,碼頭上還沒發船,為首的潑皮直接大叫“船伙都下來交了稅再出篙”
碼頭上的船主們小聲咒罵,但是卻沒有人敢胡亂行動,老老實實走跳板到岸邊排隊交錢。
王文龍見此情形頗為好奇“這些是稅監”
葉晝則點頭道“鬧了小半個月了,都是劉成手下的稅監。”
王文龍還以為劉成在上一次白龍廟風波吃虧之后會稍稍收斂,卻沒想到他們還是這般行事,好奇道“他們怎么又猖狂起來了”
袁無涯解釋道“人家有皇命在身,要給當今圣上獻壽禮呢。”
“圣上壽禮”王文龍大汗,終于反應過來,原來劉成再次猖狂起來就是因為高宷死后萬歷皇帝突然發現這些太監這么有錢,于是下令各地的稅收太監給他獻四十大壽的壽禮。
高宷是王文龍殺的,間接來說,這事情還是他的蝴蝶翅膀所導致的。
王文龍好奇問道“已經出過一次事情,劉成如此收稅,就不怕百姓反彈”
“呵,劉公公這回可是學精了,”馮夢龍一臉不屑的說道,“他從京中召集了好多幕僚,專門給他出收錢的主意,特別控制著尺度呢。”
王文龍一臉無語“還能這樣”
萬歷的逐客令的確把一批文奸卿客給趕出了京城,這群家伙到了各地也不閑著,很快就被各地的稅收太監、貪官污吏給吸納入府中,再就業了。
到南京的第一天,王文龍安頓好家人,到國子監銷了假,第二天,點卯之后王文龍就直接曠工,跑去玄武湖邊參加宴會。
宴會是紹興張家舉辦的,就是張岱的祖父他們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