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德知府臉色難看,但卻又無法反駁“老先生既然堅持,那也便不再多留,只望老先生考察歸來,能夠回到府城好好休息,方便在下盡地主之誼。”
“多謝大人好意。”焦竑點點頭,拱手便回到馬上,直接從南門進城,打算穿城而過。
看著焦竑絲毫不給面子的模樣,彰德知府站在原地啞口無言,董其昌笑著走到他身旁,知府大人皺眉說道“董參政,莫不是在下哪里惡了焦老先生”
董其昌笑道“老父母莫要擔心,你這是與澹園先生初次見面,不知他就是這樣脾氣,便是以善辯而揚名天下的李卓吾,在澹園先生面前也討不了好去。”
彰德知府聽得愕然。
董其昌真沒說假話,焦竑脾氣差是出了名的,他倒也不是氣性大,而是喜歡懟人,并且極其厭惡無效交流。
焦竑出生泰州學派,此學派的歷史評價就是“能赤手以搏龍蛇”,就沒有不敢懟的人,李贄生前和焦竑聲氣相投,兩人互以為知己,兩個人談話之時李贄全力詆毀孔子,焦竑則推崇揚墨之學,嘲笑孟子。
然而焦竑說到高興處也毫不避諱的嘲諷李贄,曾有一次李贄大談“穿衣吃飯即是人倫物理。”
焦竑直接冷然問道“如果穿衣吃飯就是人倫物理,那你還從四書五經批到史記左傳做什么天天寫書講穿衣吃飯不就好了”
李贄都被說的啞口無言。
焦竑的思想強調為學的博與實,李贄這些人高來高去的談論心性,焦竑卻覺得有這時間應該多看兩本書,李贄對于好多史實的理解都是錯誤的,還批的有來有去,在焦竑看來這不虛空打靶嗎
不過焦竑對于李贄總體來說還算挺投緣,以為他“未必是圣人”,但可“坐圣人第二席”。
董其昌騎著驢趕上焦竑,焦竑轉頭問“王建陽現在何處”
董其昌回答“在安陽城外村中,也參與發掘,時而講些考古學道理。”
焦竑點頭道“帶我去看看。”
雖然之前王文龍連續個把月在南京講學,但是焦竑并不想去國子監湊熱鬧,主要是焦竑也當過國子司業,再回到國子監難免尷尬。
不過對于王文龍這個幾年間名揚天下,自己老友李贄在最后一封書信中都著力夸獎的后生,焦竑早就想見見了,正好趁著這次兩人同在安陽,看看他的斤兩成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