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石板印刷術
包括實驗所用的綠礬也沒想象中那么好找。
綠礬雖然在一些藥典中被記載為中藥,但實際因為毒性太大,福建的醫家幾乎不會用到此物,所以在泉州藥房里根本找不著。
王文龍還是問了李國助才知道,綠礬在這年代主要用處是配火藥。
天然的黑火藥在運輸之中很容易分層,且太易燃燒,綠礬是極好的穩定劑,以一定的比例加入黑火藥中可以幫助火藥在儲存和使用過程中更加安全,還能減少火藥受潮的概率,另外加入綠礬的火藥燃燒也會更加充分。
綠礬在這年代的明軍制式黑火藥中用量極大,開采和利用都受到朝廷的控制,在福建沿海這種民造火器盛行的地方就更是受到朝廷的嚴控。
好在李家也不是什么良善之家,家中私庫就藏有足夠數量的綠礬,聽說王文龍要用,李國助直接派人給他送了一筐。
綠礬加熱之后生成的三氧化硫氣體通過鐵制導管被導入水中,按王文龍設計應該會生成硫酸。
他看到鐵盆中的液體開始變色之后就讓李國仙退出去,自己也在臉上包了一層濕布,雖然不知道有沒有效果,但這樣的防護總是聊勝于無。
當硫酸開始緩慢生成,王文龍自己心里也有些沒底,他不知道這些綠礬的純度有多高,更不知道煅燒綠礬礦石會不會生成什么其他的有毒氣體。
一直到水中不再冒出氣泡,王文龍又燒了一炷香的時間,確認鐵盆中的綠礬礦石已經被煅燒干凈,他這才小心翼翼的將出氣管移出反應釜。
用玻璃棒蘸了一滴反應釜中得到的液體滴在旁邊的石灰石上,很快石灰石上就冒起泡泡來,王文龍這才放心,看來自己得到的硫酸濃度足夠腐蝕石灰石。
王文龍接著連忙打開窗戶,將室內逃散出來的氣體散出去,見王文龍實驗得到了滿意的結果,李國仙問道:“下午還要做實驗嗎?不如一起到街面上去轉一轉,我聽人說泉州市面上出現了不少洋貨呢。”
聞言王文龍感嘆道:“這些洋貨都是荷蘭人運來的,我就怕荷蘭人給咱們大明海商添亂子。”
李國仙道:“相公總是心里想著事情。”
王文龍搖頭苦笑:“并不是我多么膽小,而是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潛力太過龐大,只需要十幾年時間就能成為大明海面上的龐然大物。”
荷蘭人在原歷史上的這個時間段只進攻過澳門一次,對應的該是郭居敬年初回澳門的時候,這一次荷蘭人的行動是王文龍原時空的歷史上沒有出現過的。
西班牙殖民帝國和荷蘭東印度公司是兩套殖民思路。
西班牙人殖民使用的還是帝國管理體制,殖民地對西班牙人來說是新占領來的領土,國王會往領土上派總督,建立一系列官僚機構,用這些官僚組織對當地進行掠奪。
而荷蘭東印度公司包括后來的英國東印度公司之所以叫做公司,就是因為他們已經完全轉變為商業機構的運營理念,這些公司不在乎能否控制殖民地,只在乎用什么方式能獲得最大的利益。
東印度公司的殖民方式更靈活,在現在的大明海商眼中,其實荷蘭人比西班牙人還好相處一些,因為西班牙人對殖民地有一種保衛領土的責任感,而荷蘭人在公司體制下只追求利益,他們不在乎什么臉面,只要有錢掙就行,這給大明海商所留下的印象就是荷蘭人會更好說話。
但王文龍卻知道荷蘭東印度公司的真實形象遠不止如此,他們現在好說話只不過是因為荷蘭東印度公司還在擴張布局的階段,對于華人商販沒有必要起沖突而已。可一旦荷蘭人站穩腳跟,他們分分鐘可以撕破臉。
荷蘭人的外號叫做“海上馬車夫”——這外號可沒有聽起來那么樸實隨和,“海上馬車夫”的本質是壟斷航線運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