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主張堅決跟萬歷皇帝死杠逼迫他退縮,也有人主張跟皇帝妥協,可以合法化稅監制度,但是要和皇說清楚稅監的職權。還有人提出直接給皇帝多送點錢,看他愿不愿意把稅錢撤回來。
眾人討論熱烈之間,汪文言突然問王文龍:“建陽先生,大會已進行幾日,先生似乎還未說過話?”
眾人都看向王文龍,就見王文龍笑道:“我于此次會議并無什么特別想法,故而不想開口。”
葉向高聞言道:“建陽過謙了,你既在福建地方上行走過,又在江南福建都和稅監太監對抗,福建受稅監影響最烈,建陽在此一事上最有發言權,有什么想法都可說來。”
王文龍只得說出自己的看法:“今上喜好財貨,正是因此才會派出許多稅監,前兩年百姓還算富裕,稅監刮地皮就有油水,所以圣善對于這些稅監也是無比支持。但隨著百姓越發貧苦,稅監想要在多收上一分稅收給百姓帶來的痛苦卻已遠遠勝過以前,以前在一些地方多收一兩銀子,只會換來百姓一聲暗罵,如今在一些地方再要多收一兩銀子,只怕就要鬧起反賊來了。”
“稅監收稅的增長空間已經越來越小,所以圣上才會和朝臣妥協,同意和朝庭分稅。既然同意分稅,狡兔死走狗烹,日后再像陳奉、高寀那樣的稅監作惡,圣上也不會再像之前那樣一律袒護了。”
有人驚喜問道:“如此稅監之禍便能自解了。”
“肯定會消彌一些,此時庭臣們共同出力是能讓圣上稍稍退縮的。”王文龍判斷說道。
葉向高也希望自己上位之后能夠在青史上留下一些好名聲,聞言暗暗高興,問道:“建陽能肯定此事?”
王文龍苦笑說道:“退肯定是會退,但只要留著那些稅金,還能多收些錢,圣上多半就不會把這些人撤回來,除非能拿更掙錢的法子跟他換。”
方從哲聞言微微皺眉,和這些太監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如果說大明的文官集團已經爛如朽木,那大明的太監群體恐怕早爛成渣了,這群人幾乎有做什么就毀掉什么的能力,辦事效率比文官集團還差得多。
“有什么更掙錢的法子能讓稅監去做?”方從哲忍不住問。
王文龍說道:“站在圣上的角度要能夠掙錢,不過是開源節流,以今上的性子,節流省用以充實內庫是不用想了。”
眾人聞言都是會心一笑,萬歷皇帝要是肯省錢,天下哪來這么多麻煩事?
王文龍繼續說:“如此只有開源一條路。成主之時設立漕運,本意是要用漕運來繁榮元末后衰敗的中原地區,如今之中原已然人口繁盛、商貿發達,再利用內核漕運運糧已然是事倍功半的做法,海運槽糧能夠節省大量稅收,為朝廷省稅,正是開源的辦法,此事可以由內監組織……”
“漕運之事涉及頗廣,急切不可能實行。”葉向高直接插話反對。
李三才就是靠漕運總督的職位養活了許多東林人物,現在要把漕運給撤了,東林諸君首先就會反對。
其實葉向高自己倒是對漕運沒什么看法,只不過他很清楚,憑自己和東林黨現在的實力,想要動漕運這塊蛋糕,依舊是無能為力的。
除非這個事情的利益可以由東林黨人來掌握,但槽糧改海這是苦差事,在政治上能夠得到的利益還真不算多,還不如東林黨多搞掉幾個三黨的人物來的短平快。
至于漕糧改海之后帶來的錢財收益,那是朝廷或皇帝的,東林黨又拿不到。葉向高不是不想改變時局,關鍵是,有多大能力辦多大事,葉向高對自己的能力認識的很清楚,而且此人的性格特點就是非常善于保護自己,根本不愿意為別人的利益越雷池一步。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