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歷皇帝今天身體難得的舒適,心情也不錯,開口笑道:“王舍人,你的那本《尚書古文疏證》流傳頗廣,但聽聞朝中熟悉尚書的先生每,都對你的理論不服,聽說你到了京城,還想著找你麻煩呢。”
王文龍狂汗道:“那只是微臣的一家之論。”
李太后也開口說:“哀家也很喜歡你的《狄公案》,那狄仁杰真是個忠君愛國的忠臣,而且智計百出。你能寫出這樣的小說話本也是頗有才華。”
看來這李太后是個喜歡聽故事的。
“微臣不敢當,”王文龍說:“微臣寫小說只是為了給報紙增加銷量,哪比得上九蓮菩薩關心百姓疾苦。”
李太后經常在百姓遭災之時動用自己的小金庫捐錢賑災,不過她是普通人家出身,從她喜歡聽人叫他菩薩王文龍就能夠猜到這這老太太肯定喜歡被人夸獎。
李太后果然笑道:“你倒是誠實,為了賣報寫出來的小說都如此好看,人家都說本朝的小說頗有幾個名家,我無聊時翻著來看,卻都不如你藏劍樓主人的作品,我看你可做"本朝小說第一家"了”
顯然李太后的文化素養也不高,《金瓶梅》《三國》《水滸》在她看來還沒有王文龍所寫的武俠、公案小說好看。不過李太后沒有想到,此時御花園中頗多太監宮女,她就有那么一說,從此王文龍“萬歷小說第一家”的名號還真的傳開。
萬歷皇帝說:“王愛卿所寫的西洋書目,在這幾年頗為風行,如今越來越多外國人物來到我大明,愛卿所寫的文字對于我大明認識外國人物起到了起好作用呀。”
“臣愧不敢當。”王文龍連忙感謝。
萬歷皇帝又說:“王愛卿,我讀你的《國富論》,里頭說一國之貨幣,發行太多則物價高啟,故而濫發錢幣不利于國家,所言極有道理。”
李太后用關愛的眼神看著兒子,明顯很喜歡聽自己的孩子講論學問。
萬歷皇帝道:“我常思索鈔法關竅,以為前元寶鈔泛濫,以至于本朝之鈔法漸有廢弛趨勢,都是犯了發鈔過度這一問題。天生地長之物有限,而所發錢鈔可以無限,發鈔應該量入為出,否則亂便市矣。”
萬歷皇帝其實只是草草翻過《國富論》而已,根本沒看完,他所說的這一番理論也不是他自己悟出來的,而是當年張居正告訴他的。
萬歷剛剛親政的時候,有一次感覺錢不夠花就去找戶部撥款,當時張居正正在施行“萬歷新政”要求戶部減少花銷,戶部便駁回了皇帝的請求。
萬歷皇帝這毛孩子不敢和張居正對抗,于是又去找工部,讓工部幫他鑄造五十萬兩的新錢,算存在自己的內庫里慢慢花。嚇得張居正找到萬歷,跟他科普了一番印錢太多會導致物價上漲的道理。
現在萬歷皇帝就把這道理拿出來跟王文龍顯擺,表現自己對于經濟學的了解之深。
王文龍聞言思索一陣,卻搖頭說:“回圣上,臣以為適度的超發錢幣對于財政是有好處的,只是這種超發必須控制在一定范圍。”
王文龍也是考慮到萬歷皇帝性格,又發現他今天心情不錯,才敢直接懟他。
萬歷皇帝這人并不寵幸佞臣,后宮的人數不多,最常接觸的太監們,除了那些養來撈錢的之外,大多數也是頗有能力之人。
史書上對于萬歷皇帝混蛋的記載,除了擺爛愛錢之外,就是萬歷喝酒之后喜歡打宮女,不過這一般也是萬歷皇帝病痛無處發泄之時才會想來折磨人的手段。對于外朝臣子,萬歷皇帝正常情況下不會突然翻臉。
果然萬歷皇帝被撅了面子,雖有些發楞卻沒有生氣,只是皺眉問道:
“世上貨物只有那么多,若超發了錢幣,豈不是使得貨物價格變貴嗎?王愛卿怎么認為超發錢幣對于財政有益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