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勛貴笑嘻嘻的談論起開海之事:“最近幾個侯爺已招募了航海好手,買了船到渤海上訓練,決定出洋了!”
“難道要打下一塊殖民地來?”有人好奇詢問。
“奪他兩個土人島嶼,想來也不難。”說話之人突然想道王文龍在場,視線轉向他,笑問道:“建陽先生以為如何?”
王文龍心中好笑,他是走過遼東航線的,知道大明多年的遼東海鏡給山東的航海業造成了多大的倒退,現在明朝較有能力的航海家基本都在福建和江南,這些貴族在京城多半招不到什么好水手。
至于搞艘船到渤海去演練也是開玩笑,渤海作為中國的內海,平均水深才二十多米,跟青海湖差不多,如今渤海灣沿岸船民經常出沒的幾個漁場更是淡水河入海的匯合口,水深才幾米,人掉到水里撲騰兩下又能游回船上。而船只真的深入黃海和太平洋,在海面上風浪一吹,人掉到水里鐵定是沒了。以如今的技術水平在渤海想練出一支征戰遠洋的海上勢力,實在太過于兒戲。
不過王文龍卻不想打擊這些貴族的投資欲,如果他們的錢能多練出一些水師人才絕對是好事,哪怕不能成功征服遠洋,到時候給遼東送送補給還是可以的。
王文龍笑著說道:“歐洲人都能做到,我等有何不可!”
“是了。”眾人連連點頭。
場中的話題由此一下轉入了航海,不過京城的貴族子弟基本都是旱鴨子,許多人甚至沒見過真正的大海,由他們來聊航海話題基本就變成了海外奇譚。
屠本畯長期在福建生活,并且仔細研究過福建的海洋生物,此時作為生物學權威開口介紹道:“我聽人說在江浙有一種海和尚,乃是一種巨龜,然而腦袋長得頗似人頭,海龜光腦殼,正如和尚一般,他四足也比一般海龜要更長,正似一個人套著烏龜殼。最可驚奇者,此物上岸之后發出叫聲頗似阿彌陀佛,是以將這一代皆稱此龜作海和尚。據聞這種龜真有靈性,寧波有一小廟曾有此龜來聽經,聽罷即在廟中坐化,人都說是得了道的,我在浙江沿海走過幾回,只可惜未找到此間廟宇,也沒機會見到那海和尚的尸身。”
王文龍聽的好笑這年代的生物學研究。特別是海洋生物學,往往難以獲得標本,很多時候沖上岸的一些動物尸體早已經腐敗變質,特別是深海動物因為從深海上了陸地壓力差變化,尸體往往有組織充血或是化水,呈現各種古怪狀態,所以被百姓們附會上許多精怪傳說。
他看過一些資料,那海和尚多半就是腐爛的大海龜尸體而已,至于廟里留著海龜尸體做標本,那自然是為了招攬香客,不過王文龍沒有必要說破掃興,也就單聽奇談怪論一般笑著聆聽。
這時利瑪竇道:“在歐洲有一丹麥國,瀕臨大海,我曾聽人說起此國家同樣有海僧侶之傳聞,同樣說的是模樣頗似人形,光頭,難道是一種生物?”
王文龍聞言也有些驚訝,難道海和尚確實存在?
有人聽的好奇催促道:“西江先生可否介紹一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