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時空中李之藻和利瑪竇到最后也沒有把這鋼絲琴給修好,但是在本時空,因為王文龍的到來使得大明的物理學發展大大進步,李之藻和幾個物理學社的文人一起琢磨,還真摸出了這鋼絲琴的門道。
李之藻小心翼翼地將一根削好的粗壯大雁羽管沾上鰾膠,然后敲進琴鍵后面的凹槽中,一抬頭就見利瑪竇拿著幾份報紙,急匆匆的走進屋來。
“師傅為何如此急躁。”
利瑪竇指著一份報紙上的文章對李之藻道:“良(李之藻的教名是leo),你讀讀這篇文章。”
李之藻拿過報紙一看就見這文章名為《由天演論講開去》,作者李之藻倒是認得,也是物理學社中的一個生員,文章內容則是介紹最近王文龍在武靖伯府中所講的生物演化理論:
“建陽先生言:福建與臺灣之黑熊,因地界相隔,各自進化不同。臺灣黑熊,居于密林,善攀高樹,身形矯健。因獵物稀少,漸以果實嫩葉為食,此乃“適者生存”之理也。
余思世間萬物,皆如此演化。再讀建陽先生“人猿相別,唯石磨為證”之句,深有共鳴。
自世間有物,歷經萬年,萬物間爭斗不息,強者勝,弱者敗,物種更迭,無有盡時。初為物物之爭,后為人與物爭,終至人與人斗。初為野人相爭,繼為文明人與野人斗,終為文明人間之較量。回首往昔,爭斗無休,此乃生存之道,圣人難免。
古時種族繁多,難以計數。然時光流轉,種族差異漸減。此乃因優勝劣汰,弱種必為強種所替,日積月累,弱種遂滅。故種族差異日減,乃自然之理也……”
這篇文章從生物演化論的觀點出發,進一步引申到了社會學上,甚至已經有了社會達爾文理論的影子,不過李之藻看完之后并不怎么厭惡。
社會達爾文理論對于明朝讀書人來說真不算激進,這理論起碼還把其他的種族當成人,而此時無論在東西方,激進些的學者都是直接將異族當作禽獸的。
李之藻放下報紙之后,對于這個文章還頗為欣賞,笑著說道:“師傅,此文頗雄辯也。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確有理。”
利瑪竇嘆了一口氣:“你也認同古時生物種類繁多難以計數,隨著時間推演而物種漸漸減少的理論嗎?”
李之藻點點頭,利瑪竇接著問:“那人類呢?人類是上帝所創造還是由其他物種進化而來?”
李之藻聞言下意識回答:“人類自是上帝所創造,乃是萬物之靈長,如何能說……”接著他稍加思索卻漸漸呆住。
他終于明白利瑪竇在擔憂什么了。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