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膛槍加米尼彈的組合放在萬歷年絕對是全世界最高精尖的武器,這年代小一些口徑的青銅炮直射距離都不能超過三百步,加上彈道學發展的不完善,曲線射擊準頭也很差,五百步之外還有一定命中率的線膛槍已經超越了普通人的認知。
當然,五百步的射擊距離只是靶場中的實驗結果,在實戰中線膛槍的有效射程能夠有個三百步就不錯了,王文龍也打算把線膛槍的射程報成三百步。
再遠的距離已經人馬不辨,雖然子彈還有殺傷力,但是一槍打出去能打到什么玩意兒誰也說不清。
徐鳳恩拿本子記錄下實驗結果,一臉興奮的對王文龍道:“王舍人,對太子殿下報喜之后得趕快將此物獻給圣上,圣上定有獎賞,不知……在獻武器之時能否也提一提我們這些工匠?”
“這是自然,屆時把幾個匠頭的名字都報上去,若是有獎賞時,大家一起富貴。”王文龍笑著說。
“王老爺仁義。”眾工匠聞言一陣歡呼。
工部的官匠大多是子承父業,論資排輩的情況非常常見,匠頭和手下的小工都是親戚關系,報了匠頭的名字,匠頭受賞工人們作為一家人也能夠有所收獲。
王文龍問道:“我們只不過是發明了一種新的火器,這就能夠受到圣上獎賞?”
徐鳳恩笑著說道:“此種火器如此犀利自然可以。圣上頗重視我們匠人,今年獎賞重修宮門的匠官,督造公公以下,加官者有三百多人呢!”
徐鳳恩一番解釋,王文龍才知道別看萬歷皇帝對朝堂上的官員任免不上心,對于提拔匠官萬歷卻是非常熱衷。
紫禁城內的兩宮殿門大修工程,很受萬歷皇帝關心,因為宮殿門修的好,雕刻精美,造型美觀,萬歷皇帝去年就高興的打算升一千多個工人為匠官。
雖然匠官只是末流的九品官,但這人數也實在太多,朝中官員為此鬧了好一陣,萬歷皇帝才終于退讓,勉強把升官的人數從一千多降到了三百五十多。
還真別覺得萬歷夸張,他最多只是算關心自己家裝修水平的業主而已,萬歷的好圣孫天啟皇帝作為著名木匠愛好者在此事上尤勝皇爺爺。
天啟親自監督皇極殿修造工程,和工地上的木匠同行們交流經驗,大有收獲,當皇極殿建成之時,“匠官雜流升授者九百五十六人”——修個宮殿升官的人數超過了天啟一朝的進士總數。
幸虧天啟沒過多久就死了,這些匠官也被各種理由裁撤,否則恐怕發放俸祿時,工部尚書看到一堆小匠官的月俸,會急的青筋暴起。
實驗成功之后,王文龍連忙派人去通知東宮,準備向萬歷皇帝報告這個新發明。
王文龍也不是沒有想過利用米尼彈和線膛槍的發明為自己掙更多利益,但是仔細了解過這年代的狀況之后,他無奈發現把這個發明成果呈報給萬歷皇帝已是最好的選擇。
這年代沒有專利保護制度,新發明能夠像蠟版活字印刷術一樣轉化成實際經濟利益的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