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點點頭,這時就聽人群之中發出一陣議論:“傳教士來了?”“泰西之人也到了?”
雖然耶穌會已經把南京作為在中國最重要的教區之一,但是在街頭上看見歐洲人的幾率還是很低,哪怕是今日前來碼頭迎接王喜王文龍的官員,許多人也都是第一次見到歐洲人。
許多文人第一次見到外國人都不敢上去,那個青年的歐洲傳教士在眾人的目光之中走來,一路走人群一路分開,然后又慢慢攏在他們身后追著圍觀,那傳教士居然就這么分開眾人走到了王文龍和王喜面前。
楊廷筠一見他便臉露驚喜之色,笑著介紹道:“這是耶穌會的金尼閣師傅。這兩位便是名士王建陽,還有王喜公公。”
“王先生好,王喜兄弟你好。”金尼閣十分年輕,長得還有點兒小帥,一口漢語雖然帶著一些廣東口音,但發音十分不錯,甚至連語調都掌握了,比利瑪竇說的還流利——此君在原歷史上是第一個拉丁文拼音方案的草擬者,還是第一個將音調引入拼音方案中的人。
金尼閣為人聰明,辯才敏捷,很快就學會了中文,還能讀寫文言文,金尼閣憑借過人的才華極受此時負責南京傳教的龍華民的重視,如今雖然還不滿三十歲,卻已經當到南京傳教的高層,過幾年龍華民接任天主教中國教區的負責人后,金尼閣還會受他委派去梵蒂岡為組織中國傳教士而工作,能在教皇身邊工作,對于傳教士來說是極高的地位。
金尼閣問:“我聽說龍洋開海公司想要邀請耶穌會士作為幫手經營海外貿易?”
聯絡耶穌會經營海外生意的主意是鄒義出的,他早就已經寫信通知江南。
此言一出,眾人也終于明白為什么金尼閣今天會出現在碼頭上了。
“正是如此。”王喜點頭。
開海公司的具體業務在碼頭上也不好詳細說,王喜和王文龍先和來歡迎的人一番招呼,用了大半天時間將人給打發走,這才準備正式談事情。
前來迎接的葉晝則笑著說:“此地離我家園子不遠,不如請楊巡按和王公公便到我家園中坐坐。”
有勛貴背景,又有民黨的加持,葉晝則在南京的官員圈子里很吃得開,楊廷筠對他比較信任,聞言點點頭,詢問王文龍:“建陽以為如何?”
王文龍自然也是同意。
王喜便對金尼閣說道:“請師傅同我們一塊兒去商談吧。”
金尼閣點頭道:“可以。”
于是眾人便在碼頭上上了轎子,向著葉晝則位于烏衣巷的園子而去。
五人走進園中,楊廷筠也是知道開海公司一事極為萬歷皇帝看重,笑著對金尼閣說道:“龍師傅,將來龍洋開海公司的生意還要多仰賴圣教中人了。”
金尼閣點點頭回答道:“剛才在碼頭上我不方便說,其實我以為即使有我們的幫助,龍洋開海公司也很難像歐洲的公司一樣成功。航海十分兇險,航海家需要有信仰,沒有正確信仰的加持,殖民是很難推進的。”
此言一出,在場四人都變了臉色,傳教士對于世界其他地區的人總是帶著這種眼光,但是利瑪竇這樣的傳教士不會表現出來,而金尼閣不是利瑪竇的性格,他根本忍耐不住自己的想法,幾乎是迫不及待就將自己的真實思想表達而出。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