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所城外那一片麥田,其中水好田多的部份全都是張家的祖產呀。張柘功作為寧遠中左所的千戶,實際也是中左所最大的地主,至于這些世世代代居住此地的衛所兵,在當兵之余,也是衛所田中的佃戶。
“這些韃子怎么就沖著中左所來了呢?中右所王大成他們的城防不是更破嗎?搶他們去多好呀!”想到麥田的長勢,張柘功就恨的咬牙切齒,半個月前剛看的課,今年雨水不錯,他還想著今年能每畝多收兩斗租子呢。
張柘功越想越急,連拍夯土城墻,現在就盼望著錦州那邊能給個出兵的命令,有了錦州的命令,他再出兵去和蒙古人作戰,損失人命就不需要他負責了,要不然他還真只能看著蒙古人毀壞他的莊稼。
這時一個明軍的令兵急急忙忙的騎馬來到城下,后頭還追著幾個蒙古騎兵,張柘功連忙讓人放吊籃去把令兵吊上城墻。
“千戶大人,徐總督的命令下來了,打得過就打!”
寧遠中屯衛的中心就是錦州,如今三邊總督徐三畏正在錦州坐鎮,那可是整個遼東都司的最上級,一個唾沫一個釘的主。
“徐都督英明!”張柘功高興不已,他沒打算和蒙古人死戰,但窩在城里看對方毀壞自己的莊稼總是不好受。
徐三畏的話就是準許他出去試試,能把蒙古人嚇走是最好,打不過的話,退回城中,徐三畏也給他兜底。這絕對是很體恤下屬的命令了。
中左所的百戶陳渤是張柘功的姑表侄兒,披掛走上城樓,問張柘功道:“叔,用什么兵?”
張柘功道:“挑二十輕騎護我周全,不要用材官,另外的全用衛所中的火器兵和長槍兵,編二百人為一營,你和王百戶各領一營,列陣而行。”
材官就是明軍之中有編制的射手,全都是拿箭喂出來的,寶貝的很,張柘功一個都不讓上前線。騎兵也很值錢,但為了保護張柘功自己的安全,他決定帶上二十多騎,這已經是最低限度。
重甲騎兵的甲胄甚至比騎兵本身的價值還要高,反正也不是要去沖擊步兵方陣,張柘功索性就讓騎兵把甲全都放在城里,如此哪怕騎兵戰死了也能避免鎧甲的損失。
剩下的人就是火器兵和長槍兵了,張柘功對他們能殺敵沒抱什么希望,只用他們來壯聲勢。
想了想,張柘功又囑咐說:“別把咱們囤的好軍械使上去,最近不是新送來了一批勞什子空心彈和線膛槍嗎,讓那些火器兵都用新槍!”
“好嘞。”
陳渤嘴上應好,心中卻不禁腹誹,心想張柘功是真摳。他們的千戶所是有好槍的,那是前兩年參加過萬歷援朝之戰在朝鮮戰場上換裝了一批鳥槍。明軍的制式鳥槍故障率相當高,在戰場上使用過程中壞了不少,等張柘功等人撤回遼東時,他們剩下的火器已經全是淘汰過一輪后優中選優了,是從朝鮮戰場上帶回的一批寶貝。
陳渤心想這回張柘功卻是沒打算用好槍老槍,而讓火器兵舉著新火器上戰場,故障率也不知有多高。
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